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路边驿站 来者不拒“冰饮畅喝” 最热暑运 重点关注“一老一小” 求医问药  小医院做出大名堂
第4版:上海新闻 2023-07-31

求医问药 小医院做出大名堂

浦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打造“一院一品”

73岁的丁老伯起了个大早,家住莘庄的他1号线转7号线,兜兜转转,出站后又走了1公里多,来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顾氏喉科”找“老朋友”。让他专程赶来的,是声名远扬的碧雪散,“确实有效果啊!之前咳嗽不停,用上后化痰了,今天再来复诊。”

丁老伯这段路还算近的,最远的患者来自黑龙江,还有病人专程来北蔡配药带到国外去用。

今年,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浦东新区积极落实,加强社区卫生机构硬件建设,统一增配检查设备,扩增药品目录,力争在“小社区”实现“大健康”。近日,记者来到浦东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

碧雪散 一周开出上千包

“小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藏着“大大”的能量。在3楼中医科,不少患者和丁老伯一样,不嫌路途遥远,也要来此寻觅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藏”。

吸引他们的,是一包包散发着清香的碧雪散。作为顾氏喉科自制的“喉吹药”,碧雪散自20世纪起便家喻户晓,那可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红肿痛热、牙龈脓肿乃至牙周炎等的“克星”。

1849年,顾兰荪先生创办“浦东大竹园顾氏喉科”。170多年来,历经7代传承,顾氏喉科始终专注于耳鼻喉科的病症与顽疾。1984年,第四代传人顾振达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喉科学组年会上作学术发言,是当时唯一来自基层卫生院的主讲人。

中心中医科主任焦露露指着乳钵和筛子告诉记者:“碧雪散由多味药组成,要靠药工手工研磨,还得在晴天,这几日潮湿,就只好停下来。”

“这样小袋的药,我们一周大约要开1200包。”焦露露说,现在顾氏喉科不仅是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张“名片”,更是北蔡居民身边的健康守护人。

同样,在毗邻世博园的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氏伤科大名远扬。中心把三色敷药、尪痹伤膏用机器按压一体成型,做成一款标准化的外用药膏,主治伤筋骨折、青紫肿胀、疼痛等,广受好评。

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积极打造“一院一品”,除了顾氏喉科、石氏伤科外,花木社区的中医治疗口腔溃疡、高行社区的胡氏中医妇科等均已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家门口 儿童康复一对一

据介绍,依托“为民办实事”项目,过去两年间,浦东新区已建成市级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19所,2023年在建5所,2025年社区康复中心将实现全覆盖。

今年1月,作为上海市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之一,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门”儿童康复学科,在专业儿康团队的帮助下开展儿童康复项目,主要针对脑瘫、孤独症谱系障碍、基因病、脊柱侧弯等患儿。

“家门口”的儿童康复项目得到患儿家属的欢迎和认可。丁丁(化名)今年3岁半,因为脑瘫导致右侧肢体关节活动度受限,站位平衡差,步态不稳;丁丁能简单对答,但发音清晰度欠佳;左手会用勺子吃饭,右手无法辅助,无法独立穿脱衣物鞋子。年初,丁丁来到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师为他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由康复治疗师一对一跟进治疗。

通过运动、手功能和言语治疗后,目前,丁丁下肢肌肉力量增加,站立时可接抛球,可在指导下洗水果、拿起杯子,还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现在有60多名患儿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中心主管治疗师杨蕾告诉记者,她也是妈妈,知道带小朋友的辛苦,特别是这些特殊的孩子。她在和家长交流中发现,有儿童康复需求的群体数量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儿童康复治疗应该尽量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同时也方便家长的就医时间”。

值得高兴的是,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今年有望投入使用,不仅设有独立的儿童治疗区,还将加入中医康复、感统治疗等。

小手术 不再“舍近求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身压力不小,现在又要提升各种能力,是不是“自讨苦吃”?在北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曹亚军看来,社区医院的重点仍是家庭医生签约。以前受制于社区医院本身的条件,家庭医生能够提供的服务有限;如今社区医院“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强了,更多居民自然不会“舍近求远”。

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在社区全科医疗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妇科、儿科、康复、口腔、精神卫生、皮肤、眼耳鼻喉科、肾内科等专科服务。

当前,全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展囊肿切除、清创缝合等外科小手术;社区平均诊治病种数124种,平均开展适宜技术58种,均较2022年有所增长。全部47个社区都配置了CT、移动DR、肺功能检测仪、心脏超声等“四件套”检查设备,同时,各医联体建立了牵头医院与社区之间的区域辅助诊断中心,打通电子化传输通道,辅助阅片审片,定期坐诊指导,保障诊断报告质量。截至目前,社区CT业务量达1.21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浦东各医联体牵头医院均开设社区服务专窗,社区转诊患者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牵头医院57%号源向社区开放,超过市级30%指标。今年上半年,全区社区卫生门诊量超过720万人次。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