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从河滨大楼顶层看到的风景
带有装饰艺术风设计的无线电
创立于虹口的名牌衬衫司麦脱,风行90年,至今仍在生产
飞机、火车,渴望速度,是Art Deco装饰艺术风格永远的精神追求。虹口溧阳路637弄生产的交流牌汗衫
上无七厂Art Deco风格的厂房。厂址位于虹口欧阳路289号,与朱屺瞻艺术馆在同一条路上
虹口木帆船航运文献
矮柜
虹口河岸五金行售卖的航海仪器
◆吴南瑶
670件展品重构虹口水岸生活,再现上海装饰派艺术(Art Deco)丰沛的历史样貌。学者熊月之说,虹口是上海城市的窗口,是解读上海文化的窗口。从正在朱屺瞻艺术馆举行的“千帆竞发:虹口Art Deco文献展(中国上海)”展上,人们或可从虹口百年以来的时代性、先锋性和现代性中,切实感受到上海历久弥新、闪闪发光的城市气韵。 ——编者
尔冬强,一个在时间之河里逆流而上的探索者。
从海上打量一个城市和从陆地上是不一样的,尔冬强说。这些年,自从开始学习驾驶帆船,尔冬强便获取了一个新的视角——从海上去打量一座城市。特别是驾驶无动力帆船完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觉文献计划的体验,更让他意识到“海上视角”的重要性。在南洋很多地方,比如菲律宾群岛、马来西亚群岛与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港口城市,尔冬强看到了大量中国文化的遗存,不管是民间信仰的庙宇,还是迁徙过去的华人家族留下来的祠堂与大宅,大量的文本与实物在坊间流传,他的工作就是收集和梳理这些历史的档案。
早年,带着一张1:500的上海地图,尔冬强细细梳理了上海西区几乎每一幢历史建筑、每一条马路、每一个弄堂和每一幢老房子。“我喜欢那种一网打尽的工作方式。”尔冬强说。专注于从不同角度、以图像的方式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历史,这一次,尔冬强把视野聚集于海派城市考古,以河道、装饰派艺术为索引,毕半生之力,尔冬强选择了虹口,来验证并展示自己三十多年前提出的视觉文献的理念,为这座城市作了一次切口小但颇深入的解读。
千帆竞发的城市
历史上的虹口,因港得名、因港而兴,早年浦塘泾浜纵横:黄浦江、苏州河、虹口港、沙泾港、俞泾浦,江河辐辏,帆樯林立。184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率先在虹口徐家滩(今大名路高阳路处)建造了简陋的驳船码头。北外滩因码头而生、因航运而兴。黄浦江北岸众多的码头以及逐渐形成的码头文化不仅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和商机,也给这方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由此拉开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序幕。当年东大名路南侧至黄浦江沿岸,码头林立,自西往东,直到大连路,有招商局第二码头、马勒码头、顺泰码头、公和祥码头等十余个码头。
岁月流逝,沧海已变桑田,而历史依然在现场。
一架照相机、一双越野跑鞋,尔冬强素以捕捉和记录文化变迁见长。此次展览,他更糅合了历史影像与当下创作,以“城市海派考古”为线索,展示旧影故纸中的“虹口制造”,用文献、器物、场景复刻等重构了滨水岸线生活样貌。
“当时北外滩与世界的联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紧密。”北外滩、苏州河沿岸,以前开有很多五金行,甚至有些现在还留存着。在那里,尔冬强发现了和航海有关的用品,罗盘、航海钟、水上测绘尺等,在店主无意间拿出的一本年代久远的工作手册中,还录有当时为进港船只提供维修保养的五金件的生产记录,证明当时有海外船只停泊在附近港口短期休整。而在一张美国邮船公司总统号由上海出发的航程日历上,记录了1936年9月该公司颇为密集的航线排布。这些都佐证了虹口区境内的黄浦江沿岸曾经是上海重要的货运、客运集散地,是上海开埠以来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启航之地。航运文化的历史烙印深深地刻在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上海的现代航运服务业。
无处不在的装饰艺术美
一切都有据可查,一切都息息相关。
《1930年的海关贸易总册》显示,当年上海海关在“海关税课”的比例占到全国海关税收的47.97%。华洋杂居、五方杂处,正是在这样一个当口,以装饰派艺术为代表的艺术风尚在与本地文化的冲突交融中,形成了一股现代城市文明的潮流。
装饰派艺术迷恋几何图形交错排列,令动感、曲折、圆滑、线条和细节极度优雅化和时尚化。带着这种精神符码的设计思想,犹如一道阳光,照亮了那个时代。三十多年来,尔冬强的照相机镜头几乎锁定了所有上海的Art Deco建筑,并收藏了数百件Art Deco风格的器物和家具。半年前,在用脚步丈量虹口时,尔冬强再次拍摄了冬日里的上海大厦,这座典型芝加哥学派的建筑雄伟挺拔如山岳般伫立在街角,尽管立面几乎没有非功能性的装饰,仅在部分檐口设计了属于装饰艺术的图案,但不同时刻的光线总能赋予它各种不同的光影效果,这是每一次都会打动尔冬强,让他举起相机的原因。
中国第一部电话在这里接通、第一盏电灯在这里点亮、第一家正式电影院也在虹口诞生。在接纳、推广装饰艺术方面,虹口也属于上海分布的高密度区。这一次,不再专注于建筑的宏大叙事,从更基础、更具体的层面,尔冬强盘点了虹口20余家著名品牌与装饰艺术相关联的前世今生:创立于虹口的名牌衬衫司麦脱,风行90年,至今仍在生产;上海虹口航空发动机制造厂生产的民用产品;厂址位于虹口欧阳路289号,上无七厂极具装饰主义风格的厂房……从家具、家用电器、生活器皿、海报到期刊书籍等,佐证了装饰艺术对上海城市品格的塑造和市民素质的提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可见上海市民很早就接触并习惯了西方的装饰艺术,当国门打开后,面对西方文化的涌入,上海人就有了一份从容和选择的主动。
在哈尔滨、天津、青岛、济南、汉口、宁波、广州等城市都有大量装饰艺术建筑的遗存,但是毫无疑问,就数量而言,上海是最多的,且分散最广,遗存情况最好。上海也是世界上现存Art Deco建筑总量全球第二的城市,仅次于纽约。尔冬强从众多侧面所展示的上海与一种艺术风潮的关联,也是对上海城市开放、创新、包容、摩登、时尚、丰沛、勇往直前品格的一种溯源。展览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城市更新、街区活化,在历史遗存与现代生活的碰撞中引人思考。
相关链接
Art Deco指的是装饰艺术,1920年在巴黎首度出现,此后流行于全世界,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它的特点是简洁、明快,讲究线条、色彩,充满动感和积极向上的神韵。它回应了时代对机器和新材料的需求,消解艺术与工业、艺术家与工匠之间的传统区分,努力通过设计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对于装饰艺术的特点、发展历程与全球影响,尔冬强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作《虹口Art Deco》大型画册里有深度解读。
“千帆竞发:虹口Art Deco文献展”
朱屺瞻艺术馆
展期:2023年8月15日至2023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