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12天预计发送旅客逾3700万人次 一站式购齐老字号“排队王” “中国制造业变化翻天覆地”
第6版:上海新闻 2023-09-22
“老外讲故事”俱乐部成员昨走进工博会展区

“中国制造业变化翻天覆地”

魔方机器人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时隔三年,工博会再度回归线下,“四叶草”内气氛火热。昨天,“老外讲故事”俱乐部成员走进工博会部分展区,实地感受中国工业蓬勃发展。

发展速度令人称赞

一进展馆,不少人就拿出手机对准新松展台上挥舞着“双臂”的焊接机器人一通拍摄……而在川崎机器人展台,晶圆搬运机器人和能够清洗二氧化碳的设备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

“目前这些协作机器人可以应用到工业、生活等多个领域。通过收集它们的运行数据,如温度、速度、转速等,平台可以计算出机器人群组的总体能耗数据,帮助用户作出更加精准的生产调度,从而减少碳排放……”一家展台的工作人员介绍道。

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客座副教授钱德拉谢卡·拉达克里希南一直对中国的机器人发展称赞有加:“几年前,有一次我住酒店时,就曾被一个机器人吸引住。当时我在等候电梯,上来一个载着客人外卖的‘家伙’,它从选择楼层到‘敲门’全部独立完成,不需要别人帮助。”他表示,这一次在工博会上更全面感受到了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速度和领先程度。

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在伦敦的公司也有机器人,其灵活程度在我看来还是不错的。但是来到工博会现场一看,我感觉公司的机器人有点过时了。”通济隆亚太区执行董事何穆凯逛完工博会后,直言感受到“中国制造业变化翻天覆地”,自己曾经在20年前逛过中国的展会,那时候根本就没有太多高端的产品和设备,“我觉得我回去之后,可能要更新一下我们原有的机器人了。”

上海大学留学生代表阮妆诗来自越南,是一名“网络红人”,在抖音、哔哩哔哩、YouTube、Facebook等平台有大量粉丝。参观过程中,她举着相机一路走一路拍。她说:“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高科技和高质量产品,我将通过视频向全球各地的粉丝分享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我也想告诉越南的年轻人,他们除了可以来中国学习汉语,更可以学习理工科知识。”

高新技术大开眼界

除了机器人,新材料和新技术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是一家集半导体外延晶片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6到12寸硅外延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电力、工业、消费电子和高端装备等领域,部分产品销量已经达到亚洲前三,有产品技术已在同行业中属于全球领先。”上海晶盟硅材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大家详细介绍起自家的新产品。

而在上海联通的5G+远程控制展台,机械臂正忙碌地挥舞着喷枪,展示飞机零部件在涂装车间喷涂环节中通过5G技术实现的机械臂远程协同喷漆的应用场景。工作人员介绍,在生产制造流程中,有诸如危险化学品、高温、辐射等较多危险场景,通过5G超低时延特性,可以实时远程控制机器人进行高危工种的施工操作,既保障了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又提升了零件表面喷涂质量。

西萨化工(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柏瑞说:“当前,中国在创新、安全和绿色方面越做越好,通过工博会,我看到中国这几年的变化越来越大,感到非常开心,对整个工博会也非常敬佩。”

本报记者 杨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