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 破(小篆) 图二 皮(甲文) 图三 译(小篆) 图四 幸(甲文)
徐梦嘉 文/图
小文谈谈“破译”两字。首先需要谈清缘起与对“破译”一词的鄙见。
2016年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公告:“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我认为此公告是没有真值的伪命题,“破译”一词纯属外行提法。甲骨文至今出土超16万片,约4500多字。一代代学人揆初研究,大体识定1500多字,但其中不少字的形义理仍众说纷纭,并没完全破译;还有不少字在不断重新“破译”解读,尚待时间检验;由于甲骨文曾湮灭几千年,还有三分之二甲文(大多符号状)的破译(有的可能无对应今文字,有的则永远无解)更是显学中的显学。
仅一年多后文字馆煞有介事官宣“成功破译”:有蒋姓研究者将一款甲文(我注:正确的此款与蒋不严谨的变形“甲骨文”有差别)破译为“蠢”。我识定,此款甲文与“蠢”字没有关系,蒋的“破译”是偏译误识,顶多只能算一家之言的“蒋译”、试译。何时能破译该甲文(已有几位学者提出另译),尚待鸿生巨儒们共力讐刊,最终留待后人裁定。由于篇幅限制,我不在拙栏对该款甲文(早年研究过)作出“徐译”,现就破译两字谈谈徐译。
破(小篆,图一),石皮组合。石,甲文“厂”是悬崖形,口是岩块形。古人造字常需添加陪衬,石即山崖(陪衬)下的石块。否则不明就里的几何图形,无法确定是石块。皮的甲文(图二),为手拿铲刀在剥牛羊等动物皮的形象。
《说文解字》:“破,石碎也。从石皮声。”破,石头碎裂。字形采用石作偏旁,皮是声旁。历来学界都比照说文的解析认为破是形声字。如当代的《汉字源流字典》(谷衍奎编):“破,篆文从石,皮声。”我识定秦(含秦)以前几乎全部形声字的字,其声都是表形义的。研究破,抓到“分离”一点,如此破之“皮”就同样不唯表声亦表形义:皮是将兽皮从肉体上揭下分离出来,皮加石的破是石之碎裂,即石头的分离。
译(譯,小篆,图三),历来仅属形声字。《说文解字》:“译,传译四夷之言者。从言,睪声。”白话文解:译,为中原人解释转述四方少数民族的语言。字形以言作偏旁,睪作声旁。当代《汉字源流字典》同样:“译,形声字。篆文从言,睪声。”我的解析:言,甲文是人嘴伸出舌头形。睪是罒幸组合,同形异源的正体罒出自甲文网、目两款。与罗网有关的罒:罩置罪詈罡篾罗罚羁买罢(羅罰羈買罷)等等;与人眼有关的罒:曼睘蔑眔德蜀众(眾)等。甲文无睪字,金文小篆的睪中罒不分网、目,能根据睪属字进行区分:1.拙文曾谈过釋(2012.8.16),我识定,釋中睪由罒、幸组成。此罒为网,甲文幸(图四)为铐住的手脚(横)从铐内抽出形,釆与睪配表示从足迹(釆)可辨猎物已挣脱罗网套子。2.译(譯),此睪之罒为目,我识定从釋字可看出,“譯”的睪同样不唯声,睪的眼睛(罒)在司视枷锁镣铐(幸)在身的罪犯是否想逃脱(现实状态)。然后将罪犯具象肢体语言转换成抽象文字语言报告给管事者。言睪译(譯),翻译即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
我拔丁抽楔地谈着“破译”两字;我拳拳在念着任重道远、聿观厥成的甲骨文破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