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继子对老人不管不问,还妄想侵吞征收补偿款 手机软件免费播放“无障碍影视”,算侵权吗? 睡觉抱剑 门缠铁链挂锁六七把
第14版:新民法谭 2023-09-25

睡觉抱剑 门缠铁链挂锁六七把

古怪老太动辄打骂亲友 温柔女警细致化解矛盾

这两天,浦东新区一家养老院里,一个蓝色身影引起老人们的注意:“咦,出什么事了?警察来这里做什么?”屋里,身形瘦削的郁老太却笑开了颜:“妹妹啊,你又来看我了!”

提着水果礼品探望老人的,是浦东公安分局六灶派出所社区民警张鸯。

“神神叨叨”“经常打骂别人”“语无伦次”……郁老太在其成村住了一辈子,却是出了名的脾气差,左邻右舍都怕她。这几年,郁老太还经常拨打110,自称“房子塌了”“进洪水了”“家里进贼骨头了”;民警一次次赶到现场,却发现并无其事。

几个月前,其成村来了一名新的社区民警:张鸯。她用似水柔情,叩开老人心扉。如今,老人被妥善安置,村里积累多年的矛盾也由此消解。

独居老太

疑心有人图谋不轨

郁老太今年88岁,与丈夫育有5个子女,但亲情淡薄。丈夫2013年去世后,老太就在其成村独居,只有小儿子闵先生常来探望。

老人的脾气有多古怪,闵先生是最清楚的。闵先生说:“母亲脾气火爆,有时我去看望她,烧了一锅好菜,她一不顺心就把菜全部掀翻到地上,说菜里有毒。她还总说家里进贼了,其实并没有,我给她装上摄像头,她说这是假的,骗人的。”

老太精神状况并不好。她总是疑心有人要对她图谋不轨,睡觉时总抱着一把剑。家里的门窗拿木板封起来,除了普通门锁外,还缠绕几层铁链,上面密密麻麻挂着六七把锁。每每她找不到这些钥匙,就会拨打110报警。去年,她报警说“钥匙扔进了粪坑里”,但根本没寻着。民警查明情况后通知村委书记,协助为老太换了锁。

其实,村委工作人员都比较关心郁老太,上门给其送生活物资,但也常被辱骂,受了不少委屈。此后,村委工作人员每次上门,都至少安排2人前往。

社区女警

轻声细语嘘寒问暖

其成村,由两村合并而来,地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附近,外来人口多,地区情况复杂,安全隐患也多。今年3月底,张鸯到六灶派出所报到,成为警务队里唯一的女同志。

“郁老太的情况比较棘手,我们许多男同志都讲不上话,几次热脸贴冷屁股后,很多人就打退堂鼓了。让新来的张鸯当其成村的社区民警,她能处理好吗?”一开始派出所教导员也有过犹豫,但张鸯很快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到村里了解情况的第一天,张鸯就从许多人口中听说了郁老太的“光辉事迹”。她来到老太家门口,认清了地址。从那以后,张鸯每次巡逻时都要弯过来看看,一有空就上门同郁老太唠家常。

有时,老太报警说自己的东西被偷了。“他们偷我袋子,我就放在这里的!”老太很固执。张鸯知道,这时不能直接问“你为什么打110”,或者强调“没有人偷你东西”,否则老太会很生气,而是“要先亲近她”。于是,张鸳就亲热地抓着老人胳膊,耐心帮她回忆:“那你放在哪里,我们一起再找找看呀?”

旁人口中的“打骂”,张鸯一次也没有经历过。老太习惯把年轻人喊作“弟弟”“妹妹”,每次看到她都很亲近,喊她“妹妹啊”。或许,是这一身警察制服给了老太安全感、信赖感,而张鸯耐心细致的沟通技巧,让老人逐渐敞开了心扉。

多方携手

老人终获妥善安置

其实,郁老太的情况,周围邻居、派出所、法院等都已了解。每次遇到她的报警或投诉,各部门都能互相协助。闵先生家住浦西,虽然离得比较远,但仍然配合各部门工作,努力看护赡养母亲。

随着一次次沟通了解,张鸯对老人的担心也逐渐加深:“老太平时只吃荤菜,夏天的菜就放在外面,很容易变质。她不洗碗筷,用过的餐具就浸泡在电饭煲内胆里,要用了再拿出来。万一食物中毒怎么办?”

与闵先生沟通后,他们一致认为,应该有专人照料老人。但之前请的保姆早已被老太赶走;送进医院,老人又十分抵触,多次逃走:“我没有病,为什么要去医院?”一时间又陷入僵局。

张鸯没有放弃,她经常轻言细语地与老人沟通。今年7月,张鸯根据此前的工作经验,联系了一家精神卫生中心。诊断结果是,老人患有血管性痴呆,存在明显的被害、被窃妄想,认知功能减退,生活自理能力减退。终于,在张鸯和家人的耐心劝说下,郁老太同意搬进养老院。

“这是母亲自己选的养老院,里头有她的小姐妹们同住。”郁老太得到妥善安置,闵先生放下了心,其成村的左邻右里也恢复了和谐。张鸯时不时会带些点心水果去看望,老人还认得她,每次都笑着喊:“妹妹啊。”

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