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壮美天路”上的英雄 鱼雷艇之恋 人脸识别引爆“战争伦理之争”
第16版:军界瞭望 2023-09-25

“壮美天路”上的英雄

川藏公路通车

汽车呼啸着,穿过更迭的四季,领略了草原、湖泊和山脊……川藏公路是无数“驴友”眼中的“壮美天路”,可在我的心里,那也是一条写满忠诚与奉献的“英雄之路”。

当时光回溯到70多年前,解放军受命入藏勘察线路,打通内地与西藏的陆路交通,而我的外公就是率先把汽车开入西藏的汽车兵之一。当年,西藏道路可以用“烂、奇、险、难”来概括,行走其上,可谓“手握方向盘,脚踏鬼门关”。汽车兵须有高超驾驶技术,才能为修路战友送去材料和物资,而高原的奇寒天气让战士很容易冻伤,上一处冻伤刚好,新伤就叠上去了。外公也不能幸免,5年汽车兵生涯留下终身残疾,行走不便。

由于空气稀薄,路况较差,车辆故障司空见惯,那时候的汽油存在铅超标,每逢油路堵塞,外公就靠嘴巴疏通管道,才36岁,满口牙就被腐蚀得差不多。1958年从西藏集体转业回地方,国家专门为汽车兵配假牙,保障终身使用。外公那口假牙,一用就是45年,成了他与“川藏天路”的情感纽带。

靠着“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像我外公一样的解放军战士硬是把路修过二郎山、折多山、罗锅山等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征服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天险急流,在“世界屋脊”上修通外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天路”,外公也荣立过一等功。但他总是说,革命事业大于天,“我只做了革命军人该做的事”。

外公离开部队后,他很少对别人谈及往事,许多事迹都是他去世后,档案管理员把材料送回家中,我们才有所知晓。外公的军功章就别在围巾上,有满满一串,他想过把修川藏线的故事写下来,但因身体虚弱未能如愿。我印象深刻的是,外公把自己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感情都集中到一本快翻烂的红歌集子里,尤其爱哼唱军歌《歌唱二郎山》,悠悠的歌声中,他仿佛又回到壮丽的时刻,想起长眠在那里、情同亲人的战友。

二呀么二郎山,

哪怕你高万丈,

解放军,铁打的汉,

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

……

今天,川藏线二郎山隧道外就矗立着《歌唱二郎山》歌词刻碑,当我们驾车飞驰而过,可否听到音犹在耳的雄壮歌声,想到无数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川藏公路的战士?我相信,我们不会忘记!

刘怡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