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广告 跟着赛事去旅行 沪上老外古镇新城过中秋 安理会欲扩员难度大 法国小伙子 乐为临港代言
第6版:综合新闻 2023-09-25
相聚嘉定娄塘 感受“上海味道”

沪上老外古镇新城过中秋

中国传统佳节中秋将至。昨天,来自法国、塞尔维亚、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韩国、墨西哥等国的约30位沪上外国友人相聚嘉定娄塘,参加“老外讲故事·中秋联谊会”主题活动。他们做月饼、赏花灯、逛市集,体验中秋习俗,感受“上海味道”。

跟着嘉定区非遗项目“娄塘塌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邱海风,老外们兴致勃勃地学习制作历史悠久的五仁月饼。借助称重工具仔细地等分食材,将水油皮擀成圆片,再把油酥包裹进去,忙得不亦乐乎。

首度尝试做月饼,来自印度的Balli先生完成得又快又好。事实上,他和美食颇有渊源——他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印度餐厅。“回去后考虑请我们餐厅的厨师尝试加入这个(月饼)元素。”他笑着说。

月饼制作完工后,工作人员帮忙包装,然后让外国友人带回家,烘烤后便可品尝自己的大作。

在非遗市集,老外们体验吹糖人、捏面人、画皮影画、搭兔子灯等传统民俗。韩国人琴先生自上大学起就定居上海,迄今已有15年,这次活动他带着妻子、儿子举家前来。其实,韩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等亚洲国家也有过中秋节的传统。琴先生说:“这周全家在上海过中秋,下周回韩国再过一次。”

来自俄罗斯的记者Arina一路用手机记录下美好瞬间,开心溢于言表。继2017年首次来沪后,今年她再度前来。在她看来,这次活动是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良机。

中秋佳节自然少不了精彩的演出,在我嘉书房·印氏住宅,外国友人一边欣赏动听的民乐演奏,一边品尝美味的娄塘美食。

“太好吃了!网上有卖吗?”塞尔维亚小伙Filip对娄塘塌饼赞不绝口,已经开始询问购买方式了。这个25岁的年轻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原来他7岁半时就和父母定居上海,目前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谈到中秋月饼“甜咸之争”,他毫不犹豫地站“甜”:“我喜欢豆沙和莲蓉,还有奶黄流心。”

忙碌的学业之外,Filip喜欢骑行和健步走。最近他开始为参加上海马拉松做准备,滨江是他练习的优选之地。“我跑完43公里时,滨江还没跑到头,而且这一路非常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所在地娄塘古镇隶属上海“五个新城”之一的嘉定新城,这里既蕴含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也饱含新城建设的活力奋进。在此地体验“上海味道”的中秋佳节,想必会让外国友人们倍感难忘。

本报记者 王佳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