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桢
生活中,有时多想一点点,很多感受便截然不同。
上周一个傍晚,我和5岁的女儿等在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准备瞅准车流间隙过马路。远远看到一辆公交车开来,我俩紧牵着手,打算等公交车开过再迅速通过斑马线。没想到,女儿突然指着那辆公交车,惊奇地喊道:“妈妈,你看,车子停了耶!”
我一抬头发现,公交车在离斑马线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不是急刹车,而是很舒缓地停下。司机朝我们挥手示意,让我们先过,孩子开心地朝他挥手,我也隔空表达了感谢——平安过马路的感觉暖暖的。
在上海,车辆主动礼让行人,并不是新鲜事。但我觉得,这样小而美的善举值得一次又一次地点赞。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能这样主动为他人方便“多想一点点”,不仅彰显了个人素质及职业素养,也让温暖和善意在陌生人之间流动。
多想一点点,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这几天奔波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尽管辛苦,却被医院“多想一点点”的举措感动着。这是家门口的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实力雄厚,但也经常人山人海。这次就医,我发现医院改善了一个程序性环节: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先在自助机器上开一些基础的化验单子再就诊,而不用先挂号、等着医生开单子再回单就诊这样来回跑。
这看起来是很小的一步,实际上对患者的帮助很大。作为病患家属,踏踏实实感受到了院方“多想一点点”的善意:带娃看病不易,咱们优化流程。而体会到这样的用心,相信很多家长在就医焦虑中能更好地换位思考、体谅医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们居住的城市很大,在公共生活中如果能越来越多闪现“多想一点点”的光芒,那它们终将汇聚成一束束光,照亮需要被温暖的角落,真正让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