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灏
上海市敬业中学六(2)班
从我呱呱坠地后就是学,学讲话,学走路,学识字,学容纳我的生活、生命。古代孩子就受到启蒙教育,古人说“学无止境”,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可领悟“学”字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四岁那年,我学会了写这个字。要说真正与“学”结缘和领悟,还要从二年级的寒假说起。
有一年假期,妈妈带我去书城买书,我被一本厚厚的《水浒传》吸引,请求妈妈为我买下,没几天我就把它囫囵吞枣读完了,随后便扔在了床头柜上,再也没有翻过。这本厚厚的《水浒传》,我读过了,学过了!
一天,妈妈问我:“大宝,《水浒传》你都看完了?”“我早看完了!这么厚一本《水浒传》,我三天就看完了,学过了!妈妈,我厉不厉害!”我得意地回答。“那妈妈来考考你,宋江的外号叫什么?李逵又名什么?吴用人称什么……”我被问得瞠目结舌,不禁在心里暗问自己:我真的读过学过、记住一些了吗?
我又重新翻开《水浒传》,细细品味书中的故事和108位英雄好汉,原来他们每个人的绰号都那么形象、确切。江湖人称宋江“及时雨”,表现了他急公好义;李逵又叫“黑旋风”,把他黑黑的脸庞和打抱不平的形象、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吴用的“赛诸葛”就顾名思义就是他智才无双啦。在理解外号的过程中,我被书中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住,并且记在心中,增加了对《水浒传》的兴趣。这一次,我似乎对“学”有领悟了,有提高了。
后来,与妈妈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的过程中,妈妈告诉我读《水浒传》不能只看个热闹“打打杀杀”,要静下心来阅读看其内涵,领悟这本书的妙处,好在哪里。妈妈还告诉我,“学”这个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就是“觉悟”。啊!原来看书学习能使自己增长知识和见识,因此看书学习不能马马虎虎,而是要专心致志;看书学习不是做样子、走形式,而是要深入、领会!这样才能记得住、有收获。另外,看书学习也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学思结合,才有进取。
几千年来,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记录着先辈的生活,流淌着华夏文明的历史,熔铸着天地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领悟、传承,学以致用,才能成才,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