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昨晚,由英国印度裔舞者阿卡什·奥德拉与中国知名舞者胡沈员共同编创演出的现代舞《无径之径》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举行亚洲首演。这台演出,恰如剧名表达的——于无径处寻径,千折百转也要抵达终点。
“碰撞”为灵魂的相遇
《无径之径》灵感取自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经过艺术家的全新诠释,将“玄奘西游取经”旅程解构成一场可见的精神“壮游”。两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舞者,将两大古老文明在历史、哲学、文化的碰撞、对话,融入个人思想、生活体验,形成新的艺术作品,在看似“无径”的困境中,开辟出一条穿越时空的求索“之径”。
胡沈员跳民间舞出身,擅长将民族舞蹈肢体语汇与当代舞蹈形式结合。他也是看着《西游记》长大的孩子,孙悟空始终是个“英雄”,“他是团队中最勇敢的人,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解决问题,从不退缩。”创排《无径之径》,他想找到玄奘的力量来源:“是什么支撑他一次次出发?”
国际知名舞蹈家阿卡什则专注于印度古典舞——卡塔克舞的表演与创作。他对《西游记》如何理解?“《西游记》是一部史诗,它属于中国。”他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去的“理想之地”。“每次旅行都会打开一扇新的门,到新的世界,遇到新的灵魂。”于他而言,《西游记》意味着灵魂的相遇,是对自身的全新认知。
“抵达”于无径中寻径
作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年度资助项目、国舞剧场首批委约国际合作作品,《无径之径》由国舞剧场及全球七家顶尖艺术机构联合委约制作,编创集结了国际一流的艺术团队——作品配乐由音乐家尼基·威尔斯创作并现场演唱。蒂娜·佐卡为该剧打造了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景观,灯光则由亚伦·阿布拉菲亚设计。
漫漫西行路的严酷环境,被化作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景观,象征着人类在追求进步的路途中经历的挫折。舞美团队抵达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购买了600公斤沙子,经过筛选和去尘化处理,成为舞台上最重要的道具。
风沙弥漫阻挡着前行,身心疲惫的舞者在飞舞的沙砾中奋力舞蹈,这份执着如同作品从诞生到首演经历的漫长时光和种种艰难,但就像胡沈员说的:“路有很多种走法,不是走最近的路才是正确的,有时候走了弯路,虽然抵达得会比别人慢一些,却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获得不一样的感悟,或许这才是‘西行’的真正意义。”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