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如果文化是字,还有多少人在写字 从上海出发,艺术节列车开往苏浙皖鲁 韩再芬再唱“六尺巷” 人是最美的风景 为什么观众看不懂这部所谓的“悬疑片”? 不仅有鸿篇巨制  也有两个人的舞台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3-10-29

不仅有鸿篇巨制 也有两个人的舞台

聚焦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一些“小”作品

《老式喜剧》剧照

《过去五年》剧照

◆赵玥

16小时的瓦格纳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登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固然是申城艺术盛事。它的艺术性、稀缺度带来的热度,让人见到了上海演艺市场的活跃以及观众素养之高。相比在剧场一坐五六个小时,整个夜晚都被声光电刺激着分泌肾上腺素,艺术节的舞台上也能见到一批安静的、小巧的、隽永的舞台作品。

比如近期亮相的北京人艺话剧《老式喜剧》、伦敦西区音乐剧《过去五年》、话剧《平如美棠》、正在上海话剧中心热演的《渐入佳境》等作品,均只有一男一女两位演员,它们着眼于人的生活、命运、情感,表现隐藏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人性光辉,即使也许和当下的年轻观众隔了数十年的光阴,却依然动人。

观众并不会觉得《老式喜剧》老,因为这样的老式并不意味着老套,甚至大家很怀念这样的老式爱情。尤其是年轻观众,会穿梭于乌镇戏剧节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只为感受李幼斌、史兰芽两位老派演员的细腻演绎。剧中两个孤独的老人,亲人都死于卫国战争,战争造成的心理创伤也一直没有愈合。他们守着残破的心度过了战后的半生,直到遇见彼此。他们的爱情,就好像两个人各自把怀里的碎片一片一片捡起来擦拭干净,再试图把看起来最漂亮、最不会刺伤人的那一片,交给对方。

《老式喜剧》的作者阿尔布卓夫是多产的剧作家,他的戏里有典型俄式的含蓄而有韧性的美,蕴含着宁静中的力量和废墟下的希望。《平如美棠》的作者饶平如并不是专职作家,而是一位抗战老兵,他在书中记录了与妻子毛美棠从年少相识至耄耋相伴的日子。简单质朴的文字和形似丰子恺的画作,讲述了他和妻子毛美棠一见钟情、一生眷恋的爱情故事。他一笔一笔,从美棠的童年画起,亲手构建和存留下了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记忆,也记录下了中国人美好的精神世界。

《平如美棠》的故事也搬上了艺术节的舞台,这是一个极其温柔的作品,故事从原著中抽取再平常细琐不过的生活片段,传达平如与美棠在大时代的动荡下,如何相知相守六十年的光阴故事。在叙事手法上,话剧采用了非线性、不连贯的时空跳跃,从物件、衣着、歌曲、书信、图画等召唤出记忆的吉光片羽。演员也必须在快速切换的情境之中,出入叙事与角色之间。现场即时影像的运用,丰富了舞台语言的层次,借由镜头,补充且缝合了平如与美棠的双重视角,而不止于单一声道的回忆。

作为史上最经典的双人音乐剧之一,《过去五年》的女主角凯西是一名郁郁不得志的演员,男主角杰米则是事业冉冉上升的作家,他们经历了从相遇、相爱、结婚、争吵、猜忌到离婚分手的五年岁月。这部音乐剧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交叉叙事方式演出,男主角采用正叙,叙述了两人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分手的纠葛过程,女主角采用倒叙,演绎从分手到隐忍再回到热恋的苦楚酸甜,两人的故事线始终错开,产生出一人一曲的平行结构。而两人唯一的相遇,是在一场婚礼上,这也是全剧唯一的对唱曲。

精妙的歌词一步步解构着这段婚姻,讲述他们的情场是如何变成战场的。巧妙的叙事结构也告诉观众,这对夫妇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同步。看着这部剧,让人想起《婚姻故事》,其实双方都有各自的情感负累,没有对错,只有错过。

从文本、画作到舞台的镜框,一部部小而美的作品试图凝结成一个个关于时代与爱的篇章,留给观众细细思索。诚如《平如美棠》中饶平如在戏的最后说:“这永远属于我们之间的,我俩的故事。”这一出出戏也是属于走进剧场的你我、我们之间的故事。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