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申城燃情浦东”广场舞大赛
陆家嘴咖啡文化节
长三角文采会
浦东群艺馆智慧化项目 (由浦东新区供图)
浦东群艺馆等40余家公共文化场馆告别“朝九晚五”,源于浦东首创的公共文化延时服务,已蔚然成林。浦东首创的浦东文采会,已全国遍地芳香,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33年厚积薄发、华丽蝶变,今日浦东公共文化聚沙成塔、守正创新,绘就国际范、中国风、田园色的迷人画卷。
今天上午,浦东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浦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浦东公共文化事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价值基石,通过一项项浸润民心的实实在在举措,书写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文化地标 增色城市最暖地平线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浦东,一座座文化新地标,仿佛一座座山,展现着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上图东馆、上博东馆、浦东美术馆等重大文化地标设施,构建着浦东最炫的天际线。上海大歌剧院、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前滩31文化演艺中心、宋城演艺中心等重大演艺设施,助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最美风景线。望江驿、暖亭、吴昌硕纪念馆、张江科学城书房等多元示范空间,增色城市最暖的地平线。
在黄浦江东岸,浦东美术馆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把滨江“C位”留给人民,把世界超一流艺术展览轮番送给人民,在全国“2022年最具人气美术馆”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前滩31演艺中心总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以艺术、创意、生活三位一体的理念,力图让每个人在日常中感知艺术,演艺中心定位为“音乐+Music Plus”,围绕音乐内容,辐射到音乐剧、戏剧、舞蹈、时尚设计、影像科技等。
文化首创 彰显浦东使命担当
作为排头兵、先行者,浦东在文化领域同样勇于改革创新,在攻坚克难中破解发展难题。为了打破行业壁垒,浦东在全国率先试点“文体旅一证通”,激发市场活力。将31个文化、体育和旅游行业的审批事项融合为一,统一准入门槛不受限。同时通过五个维度即要素监管,日常监管,服务监管,执法监管,熔断监管,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
为了深化民宿改革,浦东按下审批“加速键”。秉承审批监管不能“只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只设路障不设路标”理念,浦东既“踩足油门”又“设好路标”,落实“四个一批”(优先准入一批,提升一批,引进一批,淘汰一批),将乡村民宿产业改革创新进行到底,并落实到“放、管、服”各个环节。
如今,浦东从2023年3月前仅有25家民宿,到年内有证民宿将突破200家,全年将直接推动旅游人数增长约50万人次,拉动综合性消费约20亿元。
一批批公共文化浦东首创,一次次彰显追求卓越、使命担当。浦东首创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从112个空间到112座城市,从浦东、上海走向全国,成为浩瀚星河的明星。浦东群艺馆等40余家公共文化场馆告别“朝九晚五”,浦东首创的公共文化延时服务,已经蔚然成林、扎根基层。浦东首创的浦东文采会,已经全国遍地芳香,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
文化品牌 构建发展的澎湃动力
一张张文化品牌,一张张浦东名片、一面面璀璨旗帜,构筑着引领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澎湃动力。“一带一路”电影周、浦东文化艺术节、陆家嘴读书会、浦东广场舞大赛等品牌琳琅满目,群星奖、国家、市级院团优质资源集聚浦东,陆家嘴国际咖啡文化节、三林国际龙狮文化节等一镇一品,春色满园、百花齐放,好一幅公共文化的“清明上河图”。
一批批原创文化精品、一个个浦东传奇、一篇篇中国故事,讲述新时代接续奋斗的浦东故事。原创交响乐《浦东交响》、琵琶组曲《乐鸣东方》、报告文学《浦东史诗》、电视剧《大江大河》《大浦东》等文艺原创,在引领区的热土竞相绽放。
一位位文化名家、一个个文化龙头,浦东着力构筑最强的文化“朋友圈”。郎朗、何建明、叶辛、孙甘露、赵聪、杨丽萍、叶小纲等数十位文化名家入驻。SMG、世纪出版集团、阅文集团、宋城演艺、抖音等龙头文化企业集聚,全方位壮大浦东文化竞争力。
文化惠民 打造15分钟文化圈
如何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浦东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浦东持续优化“15分钟体育服务圈”,已形成“市-区-街镇-村居”四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体系,包括3家市级体育设施、9个区属公共体育场馆、11个长者运动之家、25个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7个市民健身驿站、163条健身步道、228个游泳馆、501个市民球场、4416个社区健身苑点,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到100%。
周浦体育中心将于今年11月试运行,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包括4500座的大型篮球馆、12片的大型室内网球馆,以及游泳综合馆、室外足球场、门球场等健身区域。
全区体育场地面积逐年稳步提升,五年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5%-7.5%。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浦东体育场地面积14804450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6平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浦东构建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去年成功创建全国第一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
更让老百姓欣喜的是,浦东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到100%,年均组织开展40-50项的免费健身技能培训,年均举办各类区级以上全民健身活动600多次,年均市民参与数达50万左右人次。
“体育控”在浦东有福了。今年5月16日至5月21日,“‘弓’聚浦东,看‘箭’未来”2023射箭世界杯赛上海站在浦东举行,该比赛是国际A类赛事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积分赛,共吸引了来自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顶尖箭客为申城市民和世界观众奉上了一场场精彩的射箭盛宴,累计1700余名观众前往现场观赛,赛事活动收入达342万元,拉动相关消费预估达1200万元。
从源深体育中心到滨江大道,从专业赛场到公共空间,浦东新区借体育之手交出了一张惊艳世界的“答卷”,为进一步传播体育文化、拉动体育消费、展示城市魅力、助力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贡献积极力量。
一批批智慧化项目,一次次转型腾飞,全力翱翔数字化的长天一色。浦东图书馆、浦东群艺馆智慧化项目,全力抢占公共文化数字化新赛道;三林懿德文化中心、东明路街道智能空间,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数字新场景。“建筑可阅读”“浦东非遗” APP等,不断践行着公共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文化浸润 成为价值取向
5年来,在公共文化的浸润中,浦东立足“大文明”的文章,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让文明成为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
浦东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持续,成功复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深入实施民心工程,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新超100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近百万,全面完成196菜场标准化改造。形成“右转必停”“骑手积分制”“三口一视界”等一批创新案例。建立文明城区长效机制,升级打造全市首个“智慧文明”系统和文明创建职能化应用场景。实施首部针对小区治理的浦东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住宅小区治理创新若干规定》。
同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也逐步夯实。优化三级阵地网络及192个特色阵地,推出“四馆一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核心圈,打造东岸滨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带,注册志愿者人数超130万人,“绿洲食物银行”“黑暗中的阅读”“无声有爱助聋门诊”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