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姚雪垠联句(书法) 七十不老 我的上海老师 平衡点 一表三千里
第16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3-11-27

我的上海老师

□张冬磊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特殊岁月,一批上海专家、知青、技术人员来到枣庄这座小城,在各行各业“传帮带”贡献力量,其中一些人就此成家立业、扎根于斯,由此,我有幸在枣庄九中遇到了我的上海老师——周老师。

周老师,一米八的大高个,常年戴一副黑框近视镜,中分的发型,白白的皮肤,说着一口温润的普通话,常穿中山装等正装,简直就和影视作品里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模一样。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周老师就教我们代数、几何等数学课,别看他外表高高大大,其实性格很温柔,给人一种彬彬有礼的感觉。特别是在课堂上,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问我们听懂了没有,哪怕只有一个同学皱眉头,他都要耐心地再讲一遍,等到大家都表示“明白”了,他才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上数学课时,周老师经常会从讲台上走下来,由前排巡视到后排,遇到打瞌睡或做小动作的同学,他会直接点名让对方站起来回答问题,往往让这些同学措手不及,于是课堂上又有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乐趣,同学们的笑声更让这些被点名者难堪了。当时大家的年龄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又都知道周老师温柔的性格,所以个别同学有一些顶撞的言语和行为。每每这时,我们的班主任,一位个子不高、瘦瘦的女老师就来救场了,严厉的她是我们心中的厉害角色。

若干年后,当同学们再聊起初中这些事时,大家无一不感慨我们遇到了“不放弃”的好老师,也对当时自己“年少轻狂”的举止心生懊悔和愧疚。

于我而言,周老师对聪明但顽皮的“小不点”用心颇多。当时贪玩的我对于课后作业敷衍了事,有时还不按时上交。于是,周老师经常点名问我交作业了没有。甚至有一次,在下午放学后,未交作业的我被单独留下来补写。等我补完作业后,天色开始渐晚,住在校内家属院的周老师已经回家,我硬着头皮到他家去交作业。只见他家里收拾得很整洁,餐桌上摆着上海人爱吃的螃蟹等四碟小菜,橘色的灯光照在方格子图案的桌布上,周老师、师母和与我同年龄的女儿围坐在桌边,那种温馨的家庭氛围一下子击中、融化了我青春叛逆的心。周老师见我来了,笑着热情地招呼我一起吃,我不好意思地匆匆放下作业,逃也似的跑出去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欠交、迟交数学作业了。

三年后,我们毕业了,与校长、班主任、周老师等师长拍了唯一的“全家福”,再后来,我们听说周老师当了副校长,在我上高中时,周老师的工作关系转回到了他的家乡上海。当时也没有手机、微信,于是就此和周老师失去了联系,这也是我们班同学共同的遗憾所在。师恩难忘,周老师现在已经年近八旬,我和同学们想对他说:“周老师,我们想您。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幸福相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