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上博“东馆开放”将分三步 这个龙年春节,可以去上海博物馆东馆了!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4-01-09

这个龙年春节,可以去上海博物馆东馆了!

2月2日青铜展厅试运营,11月全面开放

上海博物馆东馆

上海博物馆东馆大门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上海博物馆东馆内景

历时6年打造的上海博物馆东馆将在龙年春节前迎来“青铜展厅”试运营,力争在11月底之前实现全面开放。2月2日,“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大展将在上博东馆首次亮相,为全面开放拉开序幕。

记者昨天从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4项精心策划的展览将在人民广场馆和东馆比翼齐飞,4场海外展览将在威尼斯、大阪等海外城市讲述中国故事,上博“大博物馆计划”已构建起3+X三足鼎立新形态。

可观赏馆外城市景观

上博东馆位于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门牌号是特地挑选的,因为上海博物馆成立于1952年。2017年动工的东馆,目前土建工程已经完成了竣工验收,一栋气势宏伟的建筑屹立于上海浦东,施工图已经转化为“实景画”。未来,它将与上图东馆、上海科技馆等文化设施在花木地区形成文化集聚效应。

东馆占地4.6万平方米,地上一共有6层,地下2层。设计师将它营造成了简洁大气的矩形,外立面用大理石蜿蜒包裹,宛如大海波涛,隐指上海这座城市“通江达海”,象征勇立潮头的精气神。据悉,上博东馆已经入选2024全球最受关注的TOP20博物馆新馆。

天圆地方的人民广场馆除了屋顶之外其余都不透光,像一个密封的宝盒。而东馆则强调开放与共享,每个楼层都有落地窗、平台和户外区域,引入自然光线,建筑“呼吸透气”,观众在游览内部展览时,也可以观赏馆外的城市景观。

东馆体量巨大,参观博物馆将考验参观者的脚力。据介绍,如果要认真参观完所有展厅,大约需要耗时三天,为此东馆也注意到了参观的舒适性,在每个楼层都规划了配套设施供游客休息餐饮。

将唤醒很多“休眠”文物

上海博物馆是全球中国古代艺术门类最齐全的博物馆,藏品总数超过了102万件/套,珍贵文物近15万件/套,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东馆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共设了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馆长褚晓波预估,珍贵文物的展出比例将从4%提高到10.5%,会唤醒很多“休眠”的文物,比如书画部已经准备了六套展陈中国书画历史的方案,顶级藏品可以轮流出列。

“东馆将原有艺术专题展做通、做全、做精,以独一无二的全景式格局,打造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更好地讲述深厚的中华文脉。”馆长褚晓波说。上博的青铜、书法、绘画、印章是海内外唯一的常设通史陈列,连同陶瓷、货币、雕塑、玉器,堪称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计划率先试开放的,是完整呈现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陈列,将人民广场馆没有讲完的汉代青铜历史,赓续到清朝中期,反映中国古代青铜器演变的全历程。

东馆为“考古上海”“海上书画”“江南文化”等主题留下展厅空间,探寻上海城市文化的历史脉络,展现城市精神的历史基因,彰显城市的艺术气息,呈现江南地区的精神气质。东馆还将为青少年提供多种多样的互动体验空间,鼓励小观众探索古代文明、游览数字区域,参与互动“文物修复保护”。

大博物馆计划3+X格局

人民广场馆、东馆、北馆,上海博物馆将在2024年以“三足鼎立”之势,继续对标世界顶级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更有深度和温度的体验,让历史传承和时代潮流融合共生,成为具有世界美誉度的城市文化地标。

文物会不会全部转移到东馆?人民广场馆今后如何规划?褚晓波笑言,他已经被问了几百遍。

在未来,东馆将定位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辅以体现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突出“观众友好”“数字智慧”等亮点;人民广场馆将定位为“世界文明馆”,加大和国际知名艺术机构的合作,筹备反映世界文明、“一带一路”文明的主题常规陈列,这将是首个常态化展示世界文明类型的博物馆,是“中国看世界”的重要枢纽。诸如“从波提切利到梵高”“对话达·芬奇”这类“对话世界”的引进展,将继续在人民广场馆呈现。此外,上博还需尊重部分捐赠人意愿,将他们捐赠的文物暂时留在原位。

北馆是古船与考古博物馆,将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的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国际航运贸易中心的展示窗口,提供沉浸式的考古互动体验。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