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不灵光真是太影响生活了,临近年底,闲下来跟朋友们外出旅游,酱鸭、牛排要么太硬不敢碰,要么塞牙,光剔牙就要搞好久。”今年已73岁家住黄浦的徐阿姨抱怨道,“拍照更不敢开口笑,一张嘴,那个明晃晃的假牙钩子就漏出来了。”
徐阿姨6年前在家附近的小诊所看的牙,医生为她设计了旧式假牙,依靠挂钩来固定,每次摘戴都需要上下摩擦好牙,她说:“时间长了,我原本的那个好牙开始经常发炎,牙龈也萎缩,牙齿慢慢变松。”后来去大医院,医生建议把松牙、残根拔掉,统一镶上假牙。但对于拔牙,徐阿姨难以接受,说道:“我这么大年纪了,哪敢拔牙啊,还能凑合用的牙也要拔掉?况且我还有高血压,拔牙风险太大了。”
老年人切忌随意拔牙
风险极大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且慢性病多发,像血压偏高且有心脑血管方面损伤的老人,治牙一定要慎重,盲目拔牙会有生命危险。“凝血能力差也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问题。”秦医生提醒:“拔牙属于有创治疗,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往往需要很久才会止血,这对身体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但松牙拖延不治容易引起全身性疾病。”秦医生继续说道:“高血压、糖尿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高发病,他们的口腔环境普遍不好,极易滋生牙周细菌,引发牙周炎加速牙槽骨吸收,造成牙齿松动、脱落。如不及时治疗遏制,牙周细菌进入人体循环系统,不仅恶化慢性病,还造成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带来全身性的并发症拖垮身体。”
牙槽骨条件允许
松牙残根不用拔
“牙槽骨条件良好,松牙就能保住。”资深中老年口腔修复专家刘海松医生解释到:“牙齿松动通常是因为牙齿周围的‘土壤环境’遭破坏,牙齿就像‘建在淤泥中的房子’摇摇欲坠。牙槽骨是牙齿固定的根基,松动牙固定先要基础治疗,就是常说的牙周病治疗,一些轻微的松动牙,修复了‘土壤环境’,把地基夯实了,松牙才能固定住,各类美食想吃就吃。”
只有真牙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牙齿,真牙牙根外有一层牙周膜,这层薄膜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吃东西时可以避免过度咀嚼伤及牙根牙骨,另外牙周膜还可感知食物的软硬、酥脆,食物口感只有真牙才能感受到。
松牙残根不用都拔
满嘴缺牙可以修复
“区别对待复杂口腔问题,从中老年人体质出发,能保留住的牙齿不拔,缺牙一并修复,不损伤患者的身体健康才是更适合的方案。”刘医生解释道:“‘无挂钩附着体’是不依靠挂钩做固定,多颗松牙均可固定的新方案。变拔为固,利用内冠包裹保护住基牙,防止牙槽骨流失。外冠可覆盖多颗牙齿,分散咬合力,利用内外两个套冠之间的摩擦力固定松牙。同时,符合保留条件的残根可以变废为宝,不拔残根,以此为基础再镶新牙,是非常适合口腔环境复杂中老年人的修复手段。”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3度以内松动牙完全可以修复牢固,很多能感知自己牙齿松动的中老年人松动程度都处于这一范围内。”刘医生提醒:“已有缺牙松牙的中老年人,务必要尽早到专业服务中老年的口腔机构检查修复,越早就医牙齿保住的希望越大,越能早享好口福。”
■中老年口腔修复专家
秦贵亮
中老年口腔科 院长
擅长:失败病例的修复及功能重建、松牙固定、数字化美学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无牙颌种植、微创种植、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及种植式附着体的修复治疗、中老年覆盖义齿修复。长期专注于复杂中老年口腔修复技术,各种复杂病例失败再修复超千例。
刘海松
中老年口腔科 主任
擅长:显微根管治疗、附着体修复、失败病例再修复,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在各型牙周病的诊断及基础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综合治疗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牙周手术。从事口腔临床工作近15年,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充足。
年末·惠老护齿 口腔专家云保牙咨询
松牙、残根、缺牙市民均可免费报名
为让更多中老年人尽早摆脱缺牙、松牙困扰,新民健康特联合沪上资深中老年口腔专科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开启“松牙保卫战”口腔在线咨询活动。专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提供专业全面的口腔健康咨询。
活动时间:1月10日——17日(全天)
■报名成功
1.专家在线科普“无挂钩、保松牙、不拔牙”新理念
2.国内知名中老年口腔专家亲临,免费咨询答疑
3.有机会获赠中老年专用口腔护理套装(含价值60元中老年专用牙膏2支)
新民健康咨询热线
021-52921706
或编辑短信“姓名+联系方式”
发送至19901633803参与报名!
本板块活动为公益活动,不向参加者推荐医疗服务或者其他商品,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每次活动名额限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