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百名2023“上海工匠”出炉 70多岁老太被掏空70多万 申城游今年讲究“沉浸式体验” 看,AI进课堂的“上海范式” 长三角经济总量破30万亿元 用螺丝钉精神缔造“太空之吻” 中国牵头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
第1版:一版要闻 2024-01-30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午在沪开幕

中国牵头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

与会者参观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展区展示的智能制造学习工厂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 会议透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

● 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今天正式上线

● 探索数字教育的成功经验,成为会场内外分享的重要内容

本报记者 王蔚

今天上午,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大会以“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为主题。会议透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把教育数字化变革列为五大重点行动领域之一,并强调数字革命应当惠及所有学习者。

确保平台内容质量

一曲AI人工智能作曲的《欢迎》拉开了大会的帷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主席西蒙那-米雷拉·米库列斯库在致词中说,数字教育已成为世界的关键话题,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有力补充。高质量、可获得的数字教育有着提供平等、公正教育的好处,也会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平台内容的质量问题、隐私保护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等。因此,各国要不断改进公共学习平台的质量,确保数字教育的公平性与安全性。

大会开幕式后,还举行了由中国牵头的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成立仪式,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正式上线。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发布了一系列教育数字化的标准规范,在全球数字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

在线分享名校慕课

“你想同步学习世界名牌大学的课程吗?”这个话题在大会上成为热议,起因是清华大学于2020年发起成立的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该联盟由来自6大洲15个国家的16所大学和5家在线教育机构构成,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开放、更融合、更有韧性的高等教育体系。截至目前,联盟提供了254门次国际课程,惠及来自35所大学的1400多名学生,并积极探索学分互认。(下转第7版)(上接第一版)

此外,2023年秋季学期,在联盟秘书处的支持下,来自特布卡大学、印尼泗水理工大学等印度尼西亚高校的近500名学生通过慕课平台选修课程,与中国25所高校的选修同样课程的学生同上一堂课。

“中国慕课建设和应用规模成为世界第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分享了一组可喜的数据,中国慕课已上线超过7.68万门,不仅服务了国内12.77亿人次的学习,而且通过实施“慕课出海”行动,让中国慕课走出国门,为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数据特别亮眼

世界、中国尤其是上海探索数字教育的成功,成为会场内外分享的重要内容。出席会议的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六年前,该校全面启动数智技术与情感教育双驱动的育人模式创新实践,通过数智技术构建“全人数字画像”,依托两百多门跨学科、融五育的特色课程,极大丰富了学生情感体验,挖掘育人数据,助力因材施教,给孩子最合适的教育。

此外,中国的一组亮眼数据更是吸引了与会各国专家的目光——我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自上线以来,一直安全稳定运行,用户注册量稳步增长,注册用户达1亿,有效服务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家校协同育人。

中国智慧教育发展到了何种阶段?中国2023年的政策举措有何推进?中国智慧教育的实践路径和具体应用是什么样态?教育数字化是助推了教育公平还是加大了数字鸿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是什么?……开幕式留了个“悬念”: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建设如何为教育强国插上翅膀,将在明天将发布的《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2023)》中揭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