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中心徒步游,走出一条“龙”形轨迹
百联ZX创趣场 任天宝 摄
本报记者 杨玉红 任天宝
“特种兵式旅游”刚刷一波,“沉浸式体验”又起蓬头。追二次元、走“一条龙”、逛《繁花》景,创意无限,主题翻新,相比强调成本和效率的“特种兵式旅游”,关注自在和深度的“沉浸式体验”和上海的适配度更高,在年轻群体中快速走红,并成为今年的流行趋势。
新年伊始,中国文旅行业活力四射,热度持续走高。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日前发布最新预测:2024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60亿人次和6万亿元。上海不仅是入境游客的第一站,也是国内游客体验都市游的首选目的地。越来越多游客选择上海,回归享受生活的“松弛感”旅行状态,略过热门景点,以“悦己”目标直追心头好。
瞄准一个目标,自在的同时收获不同于简单打卡的乐趣,这样的“沉浸式体验”,你中意吗?
千里而来 带妈妈逛二次元
在各类社交平台上,“上海二次元旅游”一直是热度居高不下的搜索关键词,上海也被二次元爱好者亲切地称为“中国秋叶原”。超高的二次元社区浓度是全国二次元爱好者钟情上海的理由。
第一百货C座、静安大悦城、迪美购物中心、百联ZX创趣场……上海这些商场近几年纷纷“拥抱”二次元文化,社区氛围就此形成,特别是以南京东路—人民广场—静安大悦城—美罗城的这条路线最为人所熟知。
孙振鸣是一名高二学生,趁着寒假,他特地从山东潍坊市青州市坐飞机来到上海。在此之前,他联系了因二次元手游《明日方舟》结识的上海朋友小A,小A就向他推荐了这条“吃谷(购买周边产品)路线”。
在南京东路上的百联ZX,“次元壁”在这里仿佛被打破,一整栋楼全都是二次元相关的业态,让人不得不感慨一句“它真的太懂二次元了”。一楼最显眼的店铺是“三月兽”,线下门店集合了大量正版手办模型及轻周边类产品,涉及《航海王》《奥特曼》《龙珠》《高达》《咒术回战》《鬼灭之刃》等众多高人气IP。作为一名资深二次元爱好者,孙振鸣涉猎广泛,各类二次元动漫、游戏都是他的心头好。以往只能在网上淘“谷子(由goods商品音译而来,泛指二次元周边产品)”的他坦言,线下逛店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里,氛围感特别好。在看到《明日方舟》的冰箱贴周边后,他果断出手买下了6款,还挑选了一款盲盒产品。
5楼的Animate也被称为二次元必逛的宝藏店铺,一个个热门IP分布在不同的展位,下午2时,店内人头攒动,多是结伴而来的二次元爱好者。“腿都要跑断了还是舍不得停下来。”初中生易致远这次是和妈妈一起来的,从沈阳到上海,相隔千里,“大老远跑来是想让妈妈感受一下自己喜欢的二次元世界”。易妈妈说,她一开始并不理解儿子,“就怕二次元耽误学习,现在在线下亲身体验,慢慢也能接受了,不沉迷的话,有个兴趣爱好也挺好的”。
体验练摊 “少女破产一条街”
除了二次元官方店外,“民间力量”也不容小觑。每逢周末,二次元人流就聚集在大名鼎鼎的“少女破产一条街”——迪美购物中心。嫌店里的“谷子”贵?来迪美捡漏绝对是学生党的最爱。不断有身着各式二次元服饰的小哥哥小姐姐经过,每隔三五米就能碰到几位,有的身着汉服,有的穿着洛丽塔装,或独行,或三五成群,提着大大小小印着动漫卡通的袋子。
上周六午后,宸轩带着闲置的精灵宝可梦周边摆起了摊位,作为全球第一大IP,甫一“开业”就吸引了众多顾客。宝可梦对战卡片、皮卡丘毛绒玩偶、伊布钥匙扣,应有尽有,2小时内卖出8款“谷子”,宸轩坦言,摆摊主要是为了感受二次元氛围,不指望赚钱,净利润就50元左右。
记者在现场目测两排摊位总计有四五十家,来自山东烟台的曲多多向记者展示着这次来迪美的收获——5个红山动物园联名周边。“上海的二次元氛围特别好,绝对是国内Top1,二次元商场很多,‘吃谷’的地方也超级多,下次还会再来的!”
即兴徒步 走出苏河“一条龙”
1月27日,100多名市民游客跟随专业领队参加一场特别的徒步游,走出一条“龙”形轨迹。
“都市徒步游有很多新花样,年年翻新。”春秋旗下健马体育负责人史政鑫介绍,2024年是农历龙年。“苏州河蜿蜒曲折从西向东缓缓流来,穿过外白渡桥,注入黄浦江,犹如一条龙的外形。”史政鑫介绍,他们以苏州河为龙体,设计了龙头、龙嘴、龙爪形状的线路,涉及杨浦、虹口、黄浦、静安、长宁等区的滨水空间、小马路,串起一条“龙”形路线。经过几次地图推演和多次实地测试,他们设计出了一张接近完美的龙形图。
该徒步线路以九子公园为起点,分两条线路,第一个小组为龙头组,仅完成“龙头”部分的线路,路程约10公里,带领老人、青少年、亲子家庭边徒步边“阅读”上海;徒步爱好者途经黄河路、南京西路、南苏州路、河南中路、黄浦公园、乍浦路桥等路段,在地图上走出龙形图案,全程约21公里。
“为了增强徒步游的趣味性,我们还设置了3个寻龙点、3个讲解点,带领体验者走街串巷,体验都市深度游。”史政鑫介绍,寻龙点分别是黄河路乾隆食府、虹口区九龙路幼儿园、南苏州河路朱雀学馆;讲解点则是黄河路、黄浦公园、四行仓库,多位春秋优秀导游为体验者讲解该区域的历史风俗、海派文化、红色故事等。
市民刘思宏是第一批报名的体验者。“我是新上海人,喜欢选择徒步的方式感知这座城市的魅力。”他说,徒步线路覆盖了很多地标,包括外白渡桥、乍浦路桥等。“我经常驾车驶过,却没有在桥上停留过,这次可以带家人在这些最佳拍摄点拍几张风景照。”刘思宏说,徒步游更加自由,在行走中欣赏风景,将平时工作的疲惫一扫而光,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在闲聊中探讨对同一话题的不同见解。
为剧出发 跟着剧本去旅游
本地人吕晓亮是一名旅游管理硕士,因为热爱海派文化,多年来一直从事“海派风貌街”的挖掘整理研究工作,并在旅游平台注册了“本地向导”,向更多中外游客推广“海派文化”。
“最近,跟着剧本去旅游也成为都市游的一大热点。”吕晓亮说,电视剧《繁花》热播后,他每天需要回复几十条信息,或回复讲解预约,或咨询旅游信息。“恰逢寒假旅游旺季,亲子家庭预约单明显增多,希望带着深度‘阅读’外滩建筑群,发现更多‘繁花’之外的上海故事。”
作为本地向导,吕晓亮喜欢穿西装、戴领结出门,展示老上海人的绅士穿搭风格。参观和平饭店,吕晓亮喜欢推荐比较独特的艺术品,比如,最推荐镇店之宝——拉利克艺术玻璃灯罩,是上世纪风行欧洲的一种特殊玻璃艺术品;一处楼梯深处有近百年历史的两幅异常美丽的彩绘玻璃,一幅关于海事,一幅关于农业,也是张国荣拍《风月》时飞奔而下的那幕取景点。为亲子家庭做向导时,他还会特别讲解蒋英和钱学森在上海和平饭店举行婚礼的片段。
“影视剧对于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跟着影视剧去旅行、打卡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旅行新方式。”吕晓亮说,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像影视剧中一样去体验、感受旅行生活,在旅行中放松自己,获得生活灵感。逛完和平饭店,他会带游客去附近的东海咖啡馆喝下午茶,带领游客体验最有特色的本地人生活。
在吕晓亮看来,热门影视作品能为旅游目的地“种草”,要真正实现影视和旅游的双向奔赴,关键还要提升旅游产品的策划能力。在不影响酒店等场所正常营业、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推出一些定制游产品将影视作品里的取景地巧妙地串点成线,推出新鲜有趣的线路、玩法,让来体验的人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