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雀梅争春(摄影) “走”在春光里 玄妙的汉字之根 魏都魏碑魏冰雕 吃荠菜 梦想开花好风景
第12版:夜光杯 2024-03-14

玄妙的汉字之根

王恩科

近读《诗画甲骨文》一书,颇有感触,又一次勾起我对古人造字这一伟大创举的敬佩之心。

据考证,在出土的商代文物中发现了大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有纵无列,错落有致,瘦劲挺拔,由于是金属所刻,所以有刀劈剑斫的意味,这就是汉字的原型甲骨文,也称契文、甲骨卜辞等。古贤刘勰说:“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甲骨文承载着3600多年前中华文明的图景,了解发现先人的思想和智慧,对振奋民族精神,解除当代人的某些困惑,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不无价值。然而甲骨文古迈玄奥,很难辨认。至今虽已发现4000多个,但经有关专家研究考证,只破译出1000多个,可见解读甲骨文进展维艰,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所以我们应该亲近它,研究它,珍视它,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

《诗画甲骨文》的作者大胆尝试,用简易通俗、朗朗上口、妙趣横生的儿歌来解读玄奥的甲骨文;用儿童喜闻乐见、生动幽默夸张的卡通展示字形,表达字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原本艰涩难认的甲骨文,变得易读易懂易记了,这对培养孩子从小热爱传统,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无意义。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如此,它还穿越时空,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古人仰观俯察、博采众美、类物形象、因物构思的哲思能力和创造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客观世界的人事物象的文明场景。

古人创字的高妙之处不仅拘于象形,还采用以象形为基础,统摄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方法——把象形字融汇组合成非指物象的文字,从而解决了这类字的表达难题。如甲骨文的“好”,是一个柔美跪姿的少女和一个天真男孩抽象姿态的组合,一男一女,男女双全,意会圆满,圆满则表示好也。

甲骨文虽然难以辨释,但我们已找到了古人的部分造字法则和规律,而且已经打开了它的部分大门,这不仅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同时也让我们回眸了汉字故乡的质朴气息和古雅图景,领略了先人的道德观、价值观,这对讲好精彩、完整和厚重的中国故事,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新的途径。

古人的这种效仿天地、取道自然、天生丽质的象形文字,也成就了中国书法这一独特的艺术奇葩,对中国书法的美学发展,建立完整的审美理论体系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