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是消费者高频购买的消费品,带有“健康概念”的食品已成为增长最快的消费品类之一。近日,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共同开展“健康概念”食品直播带货消费调查。
直播间平均分5.44
调查者通过对淘宝、抖音、快手、小红书等14个平台的100个直播间进行监测,选购了宣称营养健康(低脂、低糖、低钠、低能量、高蛋白等)各类食品,并对整场直播讲解、宣传、购买全程录屏以采集固定相关证据,最后作了相关检测。
根据对比主播口播录屏、商品链接、详情页介绍、商品外包装标签信息和实际检测数据,从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多角度对100个直播间进行打分比较,各直播间总体平均得分为5.44分(满分10分)。
买样数超过5件的平台的平均得分由高至低为:蘑菇街7.86分、淘宝6.76分、抖音5.21分、小红书4.89分、快手4.58分、微信视频号1.80分。
名不副实问题多多
这100个直播间中,有83个涉及“无糖、无蔗糖、不添加糖、不添加蔗糖”等相关产品。但经检查,名不副实的占比接近二分之一,某些宣称无糖的产品,实际含糖量非常高。
涉及“0添加”的产品共计66件,而事实上有些产品根本不需要添加色素或防腐剂,其宣传的“0添加”是营销噱头。
此外,调查从直播间背景宣传和主播口播中发现有各种“高、富、减、低”等对产品健康概念的声称。一些主播明显缺乏食品安全与营养方面的专业知识,却在直播中随意发挥,极易造成消费者的误解。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