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西虹桥基地展示厅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在青浦,一条无形的干线串联起多个重磅级的数字经济发展要素:北斗产业园、市西软件信息园、长三角绿洲智谷、华为青浦研发中心……这条发端于青浦,以数字经济为本源,依托G50沪渝高速主干廊道与沿线城市紧密合作、协同打造的数字创新发展带,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长三角数字干线。
“青浦新城是‘长三角数字干线’的‘极中极’‘核中核’。”青浦区副区长肖辉告诉记者,青浦区正加快集聚形成万亿级的数字经济带。
袖珍园区别有洞天
在高泾路的别墅群里,隐藏着一个长不到500米、宽不到200米的袖珍园区——北斗西虹桥基地。这里距离徐泾东地铁站两三公里,距离虹桥机场四五公里,是长三角数字干线的重要节点之一。
正值暑假,北斗西虹桥基地展示厅,前来参观的学生好奇地四处打量。精准农业自动驾驶系统、复合翼无人机、专业无人船、5G小尺寸天线等展品,让人大开眼界。人气最旺的展台上陈列的是登顶珠峰的“明星产品”。8848.86米,这是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在它的测量过程中,就有北斗西虹桥基地入驻企业华测导航的一份功劳——首次应用企业自主研发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产品。
“这是一个重大的测量测绘任务,全球众多设备厂商一同参与,随着高度的上升,一些设备无法经受极寒、极低气压等考验,最终,只有华测导航的设备登顶时依然保持稳定的服务和数据传输,停留了长达150分钟。”提起这一高光时刻,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总裁祝强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告诉记者,华测导航是2013年首批入驻北斗西虹桥基地的8家企业之一,华测导航可以说是北斗西虹桥基地发展的缩影。
科技创新“梦工厂”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2023年11月,在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作为全国第一个运营的北斗园区,北斗西虹桥基地集聚了上海70%的北斗导航定位应用强关联企业,正崛起一个以北斗应用为基础的百亿产业集群。短短十余年间,北斗西虹桥基地实现从“0”到“1”、从弱到强的发展,其成功的密码在哪?核心因素就是创新。
截至目前,基地企业北斗导航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测绘地理信息、通信系统、电力调度、森林防火、救灾减灾等领域。北斗西虹桥基地,成为中国北斗系统产品研发及科技创新当之无愧的“摇篮”。
“未来北斗西虹桥基地将立足西虹桥、辐射长三角,打造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赋能长三角数字干线建设。”祝强表示。
建设世界级科创小镇
长三角绿洲智谷亦是“长三角数字干线”的重要一环。这里不仅承接进博会参展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也是很多长三角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一站。
“我们看中了园区的区位优势,在此设立研发、运营中心,就是为了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走向国际化创新发展。”园区较早一批入驻者、公牛集团董事长阮立平说。
据长三角赵巷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蔡喆玉介绍,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引入企业200余家,实体入驻企业60余家,其中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占比超50%。入驻长三角绿洲智谷的大部分企业,都有“长三角”的共同基因,协同创新的“四手联弹”,让他们“创新、研发在上海,生产、制造在苏浙”。
继续往青西地区走,抵达金泽镇西岑区域,一出高速便能感受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气氛,拐入练西公路后,抬头可见轨交17号线西岑站外的“折扇”状景观已初具雏形,附近的动迁安置基地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穿梭忙碌。华为青浦研发中心项目位于金泽,计划今年建成投用。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将引入3万名高端科研人才。
作为长三角数字干线上的重要一环,华为已经围绕集成电路、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等产业,积极推动上下游企业和资源在长三角聚集,落地了ICT学院,创办了上海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围绕华为项目,一个名为西岑科创中心的产业社区也在紧锣密鼓建设。未来,这里将是世界级的科创小镇。
本报记者 杨欢
记者手记
好风景吸引新经济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上海市青浦区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其东边是开放之门——进博会的永久举办地;向西延伸,则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的长三角腹地。
以往提到青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小桥流水、阡陌农田的生态之美。如今,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博会”“西岑科创中心”等词汇被频频提及,华为、网易、美的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好风景吸引新经济”。
青浦正紧抓生态优势助推高质量发展。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青浦的数字要素快速聚集。眼下,新一轮长三角数字干线青浦区行动方案正在编制,以青浦新城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新城路网体系不断完善,青浦新城正朝着“开放之城”“创新之城”“梦想之城”的目标方向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