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土布
金山农民画·春韵
钩针编织技艺制作的马头艺术装置
上海绒绣·笔记本和手包
徐行草编技艺制作的多种生活用品
“囍·福”旗袍
黄杨木雕作品
月份牌年画·龙凤呈祥
珐琅器制作技艺《万物生·龙》
上海剪纸·南京东路
回力牌“艾德莱斯”非遗主题球鞋
江南丝竹民族乐器
小 马
那些以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形态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交融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也是承载着上海城市发展的“活化石”,是上海的城市文脉。在这座现代化大都市里,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正建立起奇妙而美好的连接。 ——编者
新非遗技艺融合现代审美
复古的火车站摇身变为艺术秀场,观众穿行于不同风格的场景中,移步易景,感受非遗美学的“人间烟火”。第35届上海旅游节重点活动之一的“造物十二时辰——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美学展”集中展现了上海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近年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探索之路。展览通过中央复兴车站里十二时辰的时光流转,重点展示了十二项上海非遗代表性项目。既有富含江南古韵雅趣的朵云轩木版水印、崇明土布、徐行草编、上海剪纸、金山农民画、上海民族乐器制作,也有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黄杨木雕、上海绒绣、海派旗袍制作、钩针编织、珐琅器制作、海派家具制作等非遗技艺。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技艺与日常生活审美相融共生,焕发新的当代价值。
展览中代表“子时”的徐行草编以黄草为原料,编织的图案有龙凤纹、牡丹纹、双喜纹等,采用多种编法编织成的生活用品轻巧耐用、十分讨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行草编传承人王勤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章莉莉教授合作的装置《生生不息》,赋予日常生活中的圆形草垫简约的图形和时尚的色彩,营造出一个绚烂多姿的网红打卡墙体验空间,让充满乡土气息的草编时尚年轻,充满活力,以承载展览所要表达的非遗在当下依然蓬勃生长的主题。
在“午时”展区的海派旗袍制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囍福旗袍》的创作者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永良。1982年进入政协服装设计职业学校参加培训,1985年学成后进入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徐永良从事这项非遗工作已接近40年。通过不断挖掘整理,形成了“镶、嵌、滚、宕、镂、雕、盘、绘、绣”等九大制作工艺。“囍福旗袍”的创作灵感源于早年上海本地结婚非常盛行的龙凤褂,作品首次加入了重工大拖尾,将龙凤褂和独有的非遗技艺结合,面料选用织造工艺的真丝素缎,搭配苏绣盘金绣工艺,纹样布局整体以龙凤穿插刺绣祥云、牡丹等传统纹样,盘扣方面采用老凤祥定制的18K金镂空扣头,耗时半年才制作完成。目前,徐永良仍工作在非遗传承制作的第一线,除了旗袍制作外,他还肩负着教导徒弟的责任,要将非遗技艺更好更完整地传承下去。
春萌而动,夏作而酣,秋至而获,冬寒不辍。在上海这片江海相连的土地上,人们在代代传承里拥抱美好生活,在衣食住行的实用中融入美学价值。由此孕育而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记录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展现了一地一风情的海派风貌。火车站是交通枢纽,也象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枢纽,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前进。
海派非遗牵手当代艺术
海派非遗文化集百家所长,开风气之先,当古老的非遗与鲜活的潮流文化碰撞,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黄杨木雕,结合民间雕塑技艺和西洋素描技法,具有典型海派特色。徐宝庆的作品《狮舞龙腾》,利用数字技术放大局部细节,提供多维观赏角度。高境布艺堆画《追忆似水年华》,在黑白建筑摄影上“长”出了鲜艳热烈的布艺花朵,唤醒一代人对上海老城区的记忆。早前,静安区文化馆曾结对十组青年非遗传承人与当代艺术家共同创作,当代艺术牵手海派月份牌、漫画家遇见铸剑师、涂鸦艺术嫁接玻璃内画……无不是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基因,然后赋予其新的血肉。
“揣兜是一种态度”,艺术家徐翰阳和黑陶艺术家袁煜政创作出了“Trauku Titan山神巨龙”,使用中国传统非遗龙山黑陶工艺,把中国龙元素、潮流设计与传统造像结合。同样是徐行草编,雕塑家王威和徐行草编传承人陈姣用草编、鲜花等材料创作出《自然女神》,将草编技法与雕塑的人体美学相融合,呈现出具有草木气息的自然女神形象。
海派非遗的“破圈”之术令人惊喜,刚过去的夏天,上海书画院在上海沪剧院设立“海派艺术发展实践基地”,以推动海派书画与戏曲艺术的融合与创新。沪剧作为上海本土戏曲,承载着这座城市求新求变的历史脉搏,展现着丰富的海派文化魅力。当代书画创作同样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受到海派思潮的牵引,显示出理念的糅合与创新,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在这个“面对面看微信”的时代,“海派艺术发展实践基地”旨在集聚线下志同道合的传统文化爱好者,通过开展艺术“跨界”活动,增进对传统美学的感知,向广大青年受众传播传统文化。
国潮风尚拓展文创视野
近日,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系列活动——2024长三角·海派时尚季暨国际民俗与非遗时尚的发布,显示非遗时尚如何走“活态传承、科技赋能、品牌塑造”的传承之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时代、走入生活,这也是当下备受瞩目的话题。
在上海,多款跨界非遗国潮国货正成为非遗传承创新的“助推剂”。作为“造物十二时辰——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美学展”的主办方,上海大学一直致力于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设计的发展,利用高校力量赋能文化传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用设计学科助力非遗传承,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简称PACC)发挥“产学研”平台作用,积极整合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资源,助推“非遗+”高质量发展。老字号品牌回力以惠山泥人、滚灯、阿坝羌绣、艾德莱斯等四款非遗主题球鞋展现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合作的成果;老字号朵云轩与野兽派联名带来“生命之木”秋意浓香薰;上海民乐一厂推出“东西物语”江南丝竹民族乐器……目前上海共有6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73项市级非遗项目,以及超过800项区级非遗项目。
非遗与文创产业的跨界融合,拉近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希望更多非遗能破圈出海,用文化赋能产业,以品牌助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