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更高起点再腾飞 高昂“龙头”向未来
第4版:要闻 2024-09-28
GDP从36.7亿元发展到4.72万亿元 75年来上海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更高起点再腾飞 高昂“龙头”向未来

展翅高飞的C919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即将远航的爱达·魔都号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记者 叶薇 张钰芸 金旻矣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上海的GDP从36.7亿元发展到4.72万亿元,排在世界城市前列。75年的征程,上海的经济发展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遥想当年,外滩的钟声敲响,上海人用勤劳的双手,将一片滩涂打造成如今的陆家嘴金融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大厦组成的“三件套”不仅是炙手可热的“打卡”胜地,更成为上海经济力量的象征。曾是农田一片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如今成了“中国硅谷”,中国芯、创新药、未来车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洋山深水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如同上海的臂膀,拥抱着全球贸易的浪潮。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像是一把金钥匙,轻轻一转,开启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大门。金融“首单”“首创”频频诞生于上海,科创成果竞相迸发。连续7年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犹如春风化雨,滋养着产业的茁壮成长,全球AI人才纷至沓来。

今天的上海,正在聚焦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站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创新、谋未来,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高端引领

最近,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与国产大飞机C919,组成了最佳CP,游客搭乘大飞机从全国各地奔赴上海搭乘邮轮,体验两大“国之重器”的魅力。中国人能不能造邮轮、造飞机,曾经是否定句,然后是疑问句,现在是肯定句和感叹句。梦圆的地方,在上海。

对上海产业的转型升级,老造船人何宝新感触很深。47年的职业生涯,他亲身经历了上海船舶工业的振兴和腾飞。“1977年,我生平第一次在现场近距离观礼新船下水,就是我国第一艘远洋航天科学测量船‘远望’号。在江南造船的20年,我见证了第一艘出口船——27000吨散货船‘世沪’号,见证了液化气运输船、汽车滚装船、跨海火车渡船、自卸船等一批高技术船舶产品的诞生。在首艘大型邮轮的研制过程中,我见识了数字化造船的魔力,船厂用数字化造船平台把邮轮2500万个零件、600多个分段,全都化为三维模型。”如今,大型邮轮进入了批量化、系列化建造阶段。

经过75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上海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座造船业“三颗明珠”(航空母舰、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同时在建的城市,彰显了上海在中国船舶工业和全球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地位。

国产大飞机C919和爱达·魔都号的研制是一个缩影,映照着上海乃至中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飞跃,从无到有,从有迈向更高层级。高端产业蓬勃脉动,科技创新的火花持续迸发,智能制造的浪潮奔涌向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在这里交织成一幅幅壮丽的产业图景。上海持续强化高端产业引领作用,加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实现创新突破,2023年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

辐射全球

源起黄浦江,再至长江口,扬帆向东海……作为一名引航员,上海港引航站正高级引航员周弘文的职业天地,越来越广阔。他长期奋斗在上海港生产第一线,引领中外籍各类船舶几千艘次。邮轮“玛丽女王二号”、30万吨级“长江之珠”号超级原油船等都由他首批引进出上海港。如今,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能引航中国人自主研制的大型邮轮。

“90年代我就开始当引航员,我们在黄浦江陆家嘴引航时,能看到污浊的苏州河水;经过鳗鲡嘴航道转弯处时,能闻到垃圾场飘过来的刺鼻的气味。如今,浦江两岸的风景越来越美,外国船员一进来就开始拍照。黄浦江两岸由生产性岸线向公共开放空间转型,沿岸的码头、港区,逐步转移到长江沿岸和洋山深水港,进出上海港的船舶越来越大,货物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引航的很多高附加值船舶都是中国人自主研制的,每个引航员都有机会引航国产邮轮。”

周弘文的工作舞台变大,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港区采用了很多自动化设备,作业系统越来越聪明,船舶进出港、装卸货物的时间完全可控。现在外国船员进港有了新的‘怕’,因为上海港的效率太高了,他们忙得停不下来。”尤其是在洋山四期超大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国际航线互联互通,日夜不歇地拥抱世界。

从百年前的滩涂地,到如今的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跨越。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仅有0.8万标准箱;到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标箱;上海港水水中转比例达到58%,辐射全球的国际枢纽港地位凸显。就在一个多月前,上海港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正式开港,这意味着连续14年位居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上海港再扩容。如今,罗泾港区二期工程、小洋山北侧开发等重大港口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地建设,更加智慧、绿色的上海港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开放共享

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回溯这75年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关键词就是“开放”。

1979年,我国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次年瑞士迅达公司就来到了上海。1980年7月,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电梯厂成立,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引进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如今,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余家外资企业在沪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促进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开放既是上海的城市品格,也是内在发展基因。站在地图前,东边的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西边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遥相呼应。既集聚全球资源,又辐射长江流域发展,跳出上海看上海,视野一开天地宽。

在上海自贸区播撒的“良种”中,“负面清单”是被企业最频繁提及、让企业获得感最多的制度创新之一。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中国逐步实现外资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为对外开放带来了强大的正面效应。

2013年,首张负面清单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出炉”时,一共有190条。今年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的负面清单(2024年版),已经“瘦身”到了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三年以来,激活开放基因也是重中之重。以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等开放平台为牵引,大虹桥持续优化对外贸易主体、方式和结构,大力发展新型贸易,提高对外贸易能级,不断塑造国际贸易新优势,稳步向联通世界的亚太流量枢纽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节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上海强劲活跃增长的动力源迈进。

动能澎湃

今年8月,《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由市人大修订通过,将于10月1日起施行。时隔15年,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全面提升能级的重要阶段,对条例进行全面修订,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更完善的法律框架及更清晰的目标指引。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不断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35)排名中,上海位居全球第六。2023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再创新高,达3373.6万亿元人民币,集聚14个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功能不断完善,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保持全国领先。中外金融机构集聚效应明显,各类持牌金融机构达1771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近三分之一。

金融“活水”浇灌着科创沃土,服务着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形成基本框架,实现了科技综合实力和创新整体效能的大幅跃升。2019年至2023年,上海累计研发20个1类国产创新药,占全国近四分之一;30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约占全国五分之一。

科创全球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连续6年成功举办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向全球颁发首个由上海发起的国际科技大奖。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一轮的科技创新集群排名当中,上海—苏州集群排名全球第五。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建设,为上海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9月,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和“2024Inclusion·外滩大会”同时举行,双双聚焦“金融”和“科技”。究其原因,上海具有先天禀赋——这座城市不仅聚集了众多领先的金融机构,也是很多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基地。

每一步跃进,都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上海,这一经济奇迹的创造者,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