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5日 星期日
脉冲消融技术:持续性房颤3.0时代 中老年必看!怎样才能让松牙、缺牙继续“发挥余热”?
第16版:新民健康/医技/专版 2025-01-02

脉冲消融技术:持续性房颤3.0时代

自从房颤被医学界广泛认知以来,寻求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心内科医疗工作者们的梦想。导管消融技术的诞生与发展,犹如一道破晓之光,逐渐驱散了长久笼罩在房颤治疗领域的迷雾。从最初的实验探索到如今的广泛应用,导管消融治疗逐步确立了其在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治疗中的主导地位。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导管消融便开始崭露头角,当时主要采用射频能量进行消融。这一时期的技术尝试虽多,但面临许多挑战,包括定位精度、安全性和重复性问题。尽管如此,初步的成功案例证明了导管消融具有成为有效治疗工具的潜力,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此为1.0时代。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导管消融技术迎来重大突破。新一代导管设计的出现,如冷却系统集成的导管,以及影像引导系统的进步,显著提高了消融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不仅扩大了导管消融的应用范围,还大大提升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耐受性,此为2.0时代。

技术背景与突破

脉冲消融(Pulse Field Ablation,PFA),作为一种前沿的治疗技术,凭借其独特的机理和显著的临床效益,正在迅速改变持续性房颤(AFib)治疗格局,标志着治疗策略进入3.0时代。相比于以往的射频消融(RF ablation)和冷冻消融(cryoablation),脉冲消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优越特性,为患者和医生带来了新的选择。

工作原理分析

脉冲消融技术的核心在于其利用高压脉冲电场作用于心肌细胞,引发细胞膜发生瞬时电击穿现象,即所谓的“不可逆电穿孔”,而非依赖热量破坏目标组织。这种无热效应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周围健康组织受累的可能性,使得治疗过程更为精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核心优势与价值

1、精准治疗与较低的周围损伤:脉冲消融能够实现靶点的精准定位,确保仅对病变心肌实施治疗,保护周边正常组织不受损伤。

2、灵活性与适应性:即使面对复杂的解剖结构或特殊类型房颤,脉冲消融依然能提供较为有效的治疗途径,旨在拓宽患者群体的覆盖范围。

当前阶段与未来发展

虽然脉冲消融显示出巨大潜力,但其作为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仍在临床实践中积累更多的证据,尤其是对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的确证。全球各地正在进行多项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脉冲消融在各种房颤情况下的应用效能,以期优化治疗流程,提升患者受益比。预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标准化,脉冲消融将在持续性房颤治疗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脉冲消融技术的出现,无疑为持续性房颤患者带来了曙光,代表着治疗理念的革新与进步。它不仅体现了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映射了人们对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手段的不懈追求。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化和技术迭代,脉冲消融有望成为房颤治疗的新常态,为更多患者开启“心动”的新篇章。

请留意,上述论述基于现有科学认识和技术水平。鉴于医疗领域动态变化的特点,任何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均需依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和专业指导。脉冲消融的具体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尚需大量严谨的临床试验证据支撑。为此,我们期待医学界将继续深入探索,不断完善,让更多患者从这项革命性的治疗方式中获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刘旭团队从患者为本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治愈房颤病患的最佳术式,经过多年上万例的临床经验和理论探索精炼出的“肺静脉隔离及转子消融的胸科术式”和“房颤转子-胸科标测方法学”,除此之外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用腔内超声替代食道超声检查,并在上海率先开展房颤零射线消融手术和脉冲消融手术。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房颤病患提供健康指导,刘旭主任将带领团队于1月4日(周六)上午8:00-10:30,在上海市徐汇区淮海西路241号胸科医院5号楼2楼善芳厅为市民免费提供有关健康科普咨询有需要的市民可带相关病例前往。

刘旭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医务工作者(2012—2014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交大优秀博导;获上海银蛇奖提名;中国Rotor俱乐部创始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自199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基础和临床研究,至今累计完成各种心律失常介入手术50000余例,房颤导管消融手术近30000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