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小区安装自建充电桩很普遍 李晓明 摄
闵行区通海路328弄小区居民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小区近期拆除了居民自建的充电桩,统一引入了第三方公司安装的公共充电桩,但是充电费用却比之前上涨了超过50%,为何“公桩”收费如此之高?居民对此表示质疑。
拆“私桩”换“公桩”
电费上涨超50%
居民陈先生住在通海路328弄小区已有五六年,并有长期租赁的固定车位。他驾驶的是新能源车,为充电方便,便向物业报备,在该租赁车位上安装了一个新能源充电桩,接在自家电表上,之后一直正常使用。
“大概两个多月前,物业突然通知说自建充电桩不符合消防要求,全部要拆。”陈先生告诉记者,很快小区内居民自行安装的充电桩被全部拆除。随后,物业引入第三方公司,在小区内统一安装了一批新公共充电桩。“一共拆了有七八个电桩,后面又安装了七八个,数量上并没有减少。”陈先生讲,虽然充电还是很方便,但费用上却贵了很多。“公共充电桩收费标准是每度电1.28元,不仅远高于居民电价,而且全时段都是一个价。”陈先生表示,之前他在自家电表计费,车辆充满电的费用在40元左右,现在通过公共充电桩充电,每次费用则要60多元,涨幅超过50%。“我去问了第三方公司,说这个收费价格是电费加上服务费,所以才这么高。”陈先生对此提出质疑,即使加上服务费,但电费还有峰谷之分,为何公共充电桩收费是“一刀切”,全时段都按1.28元/度收取?并且,小区不同于公共场所,充电服务应突出惠民、便民属性。
改造为了安全
商用电不分时
对于居民的疑问,记者联系到小区物业以及属地政府吴泾镇,了解相关情况。
据介绍,闵行区通海路328弄小区性质特殊,并非普通住宅小区,而是租赁住宅区,小区住户绝大部分为租户,也没有业委会。此前部分租户因为车辆充电需求,通过私拉电线等方式,陆续自建了一批充电桩自用。但随着“私桩”的增多,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隐患凸显,仅今年上半年,就发生了7起跳闸事故。出于安全考虑,物业下发通知,要求小区内已建私人充电桩全部拆除。之后,考虑到居民的实际充电需求,物业引入了第三方公司,在小区内选址,统一安装了一批规范化的公共充电桩。
至于为何充电费用会大幅上涨,相关部门解释,通海路328弄小区用电为商用电,价格为0.8元/度,并无分区时表,故无法实现分时计费。至于第三方执行的1.28元/度的收费标准,则是在商用电的基础上,考虑到第三方免费安装,加上了设备费和维护费,故定价为1.28元/度。
服务费无标准
能否更加惠民
关于小区内“公桩”“私桩”之争以及两者充电费用差异,“新民帮侬忙”已收到多起投诉。居民质疑声最大的是“公桩”收费为何比“私桩”高这么多?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引入公共充电桩的小区充电收费价格普遍在每度电1元至1.8元,相比“私桩”每度电收费3角至6角高出不少。对此第三方运营公司解释,“公桩”收取的费用由“电费+服务费”组成,电费价格参照居民平均电价水平,“服务费”包括“公桩”的建设管理、运维以及安全责任都由运营商负责,这些都涉及成本支出。然而,居民对于偏高的“服务费”不认可。矛盾的根源在于充电收费缺乏明确标准。2023年6月起实施的《上海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应当规范开展运营维护管理,健全完善充电安全监管体系,积极推广应用智能有序充电,加快打造形成“慢充为主、安全智能、经济便捷、开放共享”的居民小区充电网络,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使用条件。《办法》也鼓励充电运营商通过市场化手段委托物业企业参与小区充电桩的开放共享的日常管理,由各参与方自行约定充电服务费收入的分配方式。由于是自行约定,不少小区尤其是未成立业委会的小区在引入公共充电桩时,定价主要由物业和第三方公司说了算,导致居民“丧失”议价权,由此生出争端。
对此,居民呼吁,由运营方引入到居民小区的公共充电桩,应该更偏重公益性和普惠性,让小区居民在享受到便捷的同时更能享受到实惠。对此,“新民帮侬忙”也将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