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常年使用牙齿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意外状况,其中,残根或残冠就是不少人会遇到的尴尬难题。由于外伤、龋坏、咀嚼磨损等,牙体硬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当牙冠缺损部分较大时称为残冠;牙冠接近全部缺失或者全部缺失则称为残根。有些人很少开怀大笑或者总是抿嘴笑,部分原因是遮盖残根残冠。
口腔遭殃问题丛生
除了影响美观外,若未能及时处理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则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残根残冠不规则的锐利边缘,会不断刺激口腔黏膜,易造成邻近牙龈/口腔黏膜软组织损伤,形成创伤性溃疡,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口腔黏膜恶变;如果只剩下残冠、残根,牙齿髓腔会暴露于口腔的有菌环境之中,细菌通过根管到达根尖,形成根尖周炎,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发展成根尖周肉芽肿甚至根尖囊肿;长时间的残根残冠会导致邻近牙齿向中间倾斜移位,对颌牙也会伸长,造成或加重牙齿排列畸形;残根残冠失去了原有的外形,不能和对颌的牙齿形成良好的咬合、咀嚼关系,会导致咬合错乱,对颌牙伸长;残根残冠处易嵌塞食物,会滋生细菌,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严重的牙周炎有时会从病灶处蔓延到邻近的牙齿,导致邻近牙齿的松动甚至掉落。
及时处理残根残冠
面对这些潜在风险,及时处理残根和残冠就成了当务之急。医生通常会先进行牙齿状况的全面检查,包括拍摄牙片以确认牙根的长度、牙槽骨的高度,以及是否存在炎症等。医生会尽可能保留牙齿,但应遵循牙齿保留的要求:残冠、残根断端位于龈下不超过3毫米;牙根长度足够;牙周情况良好;根尖周组织无病变或病变可治愈。对于不具备保留条件的,通常进行拔除操作。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肝炎、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等系统性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应在病情控制良好后方可拔牙。
医生根据残根残冠的位置形态,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拔除残根残冠。对于高位残根,通常使用根钳拔除法,即直接用根钳夹出断根。对于根的折断部位比较低,根钳无法夹住的情况,则使用牙挺取根法——选用合适的牙挺,以牙槽间隔或腭侧骨板为支点,将残根挺出。若肉芽组织覆盖,不能直视牙根断面,则使用翻瓣去骨法,将牙根表面的黏骨膜瓣切开并掀起,将下方的骨组织除去,以显露牙根及病变组织。用锤凿将牙挺楔入,挺松牙根,利用血管钳夹出牙齿。
加强防护不咬硬物
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好基本的预防和保护,出现残根残冠的概率就能大幅降低。刷牙要做到“面面俱到”,尤其在牙缝、牙龈沟这些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更要仔细,选用合适的牙刷和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或冲牙器去除缝隙残渣。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牙齿的小龋洞或裂纹就应及时处理,不要拖到问题愈演愈烈。控制牙石和菌斑的堆积,必要时进行洁牙和牙周治疗。避免用牙齿直接启瓶盖或咬硬物,以免牙齿受到过度应力导致折裂。体质虚弱者或糖尿病患者更应重视口腔保健,以免增加口腔炎症的风险,加快牙周组织的损害速度。平时多加留意口腔状况,让每一颗牙都能安然“服役”,让我们的笑容和食欲都得到更好的守护。
周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