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模拟演练+实操提升避险能力 15个专业AI化升级 重塑100门数智课程 慕课西行  跨越山海同上一堂课 让机器人“看得更清反应更快”
第5版:科教卫新闻 2025-05-10
瞄准智能制造业需求,上海电机升级人才培养计划

15个专业AI化升级 重塑100门数智课程

本报讯(记者 郜阳)继不久前成为沪上五所试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校之一后,上海电机学院又有新动作——昨天,该校“AI+卓越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六大行动方案,形成具有电机特色的“智慧化教、个性化学、智能化管”育人模式,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提供支撑。

据悉,上海电机学院已成功入选上海市教委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单位,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明确“到2027年,建成1个全校性智课一体化平台、1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完成15个专业AI化升级,重塑100门数智课程,每年立项100个AI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量化目标。

行动计划将紧密对接临港智能制造业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分步推进专业数字化改造,提出“增设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交叉专业,机器人工程、新能源汽车等现有专业将增加‘人工智能+’专业方向,构建‘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特色专业群,打造5个‘人工智能+X’微专业”等举措,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深度协同。

在课程体系方面,将构建分层级、立体化的“AI+课程体系”,即底层基础层开设“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等通识课程,中间提升层推动AI技术融入各专业核心课程,顶层拓展层开发“AI+机械制造”跨专业衍生课程。

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学校将搭建校级数智课程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新增60间智慧教室,引入AI助教、助学、助评系统。

实践教学环节上,学校将建设AI赋能的智能实验实训平台和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设计跨学科的AI实践项目,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每年立项100个AI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等AI相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

在教学管理方面,上海电机学院将打造“教、学、做、评、管”全流程协同的智课一体化平台,集成智慧教学、智慧考试、课程思政、慕课生成等系统。推进“AI+教学质量管理”,实现实时汇聚课程教学评价、学生作业质量、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等,为教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崭新的教育生态,学校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坚定的决心,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探索智慧教育新路径。”龚思怡院长告诉记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