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一村49号楼栋出入口改建的无障碍坡道受居民欢迎 孙云 摄
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的长海一村是一个建设已有几十年的老旧小区,除了部分楼栋在加装电梯时同步建设了无障碍坡道,其他楼栋的一楼出入口都没有坡道。本次上海助残周期间,小区里第一个原地改建的无障碍坡道在49号楼栋口交付启用,不仅住在49号楼的残疾人居民老周格外高兴,住在其他楼栋的邻居也坐着电动轮椅来凑热闹了。长海路街道表示,将以49号楼为试点,编制老旧小区单元楼无障碍坡道改造行动指南,将改造推广开来,为残疾人和行动不便者铺就“暖心路”。
72岁的老周是肢体残疾人,日常出门依赖轮椅。随着年龄增长,他因伤病导致腰痛加剧,出行更为困难。虽然家住一楼,但是楼梯口没有坡道,让他出入十分不便。这一困难引起了长一居委会和街道的关注。今年3月,居委干部将情况上报后,社区服务办联合多部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改造方案,并积极争取爱心企业捐款参与建设。同时,工作小组协同指导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搭建沟通协商平台,通过意见征询、反复协商、现场讨论等充分沟通,最终召开业主大会让改建方案通过了征询并启动建设。
助残周期间,无障碍坡道交付使用,老周坐在轮椅上就能进进出出,他专门给居委会和街道残联送上锦旗。住在楼上的老人和幼儿家庭也十分高兴,以后推购物车、婴儿车等进出更加方便了。
49号楼栋的无障碍坡道改造启动时,周围不少居民都来围观,特别是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格外羡慕,盼望着自家楼下也能多一条坡道。长海路街道表示,在49号楼改造试点过程中,街道已经编制出了《“美好长海 有爱无碍”长海路街道老旧小区单元楼出入口无障碍坡道改造流程与方案设计》以及《长海路街道老旧小区单元楼出入口无障碍坡道改造行动指南》,并在竣工验收现场正式发布。这一举措将老旧小区单元楼出入口无障碍坡道的改造流程进一步制度化、系统化,探索形成共商、共绘、共建、共享、共治的“五共体系”社区规划治理模式,解决特殊群体“下楼难”的痛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