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7日 星期二
大学有光,所以值得
第80版:影视 2021-07-12

大学有光,所以值得

不小可

撰稿|不小可

回到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也许能提醒每个人,当初的起点何在,自己的梦想何去何从。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三年前,李芳芳导演的影片《无问西东》让观众沉浸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过往中,慨叹一声: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

三年后,一部名为《大学》的纪录电影,再次将焦点对准了清华园。这一次,不只是往事。从2018年拍摄至今,《大学》花了三年的时间跟拍了四个清华人的人生三载——一波三折考入清华大学的大一新生严韫洲,从象牙塔到基层农村的博士毕业生宋云天,旅美十年只求归国的青年教师蔡峥,还有83岁仍坚持站立讲课的荣休院士钱易——四个人的人生三载,恰对应了普通人人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高考、毕业、入职、退休。

四个清华人的故事,在纪录片中,是折射出背后这座校园的青春与理想之光。而在纪录片之外,观众也被勾连进来——真正动人的,正是片中人物面临人生困境时所做出的选择。

所谓“强大的人不惧怕选择”,影片中的四个人物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生的“艰难模式”,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成就有意义的人生。他们懂得仰望星空,更不忘脚踏实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理想之光,因此显得格外耀眼。

纪录片时长110分钟,是团队刻意为之——今年恰逢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大学》的制作团队就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这是一个已经深耕纪实影像20年的影像机构,也是业内纪录电影制作的探索者——《无问西东》《棒!少年》等院线电影都有他们的身影;火爆全网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六百年》也是清影工作室的作品。此次拍摄纪录电影《大学》,工作室摈弃了解说、采访等电视纪录片的手段,完全采用电影化的叙事,将电影镜头对准了当代的青年人,让观众沉浸到一个个饱含情感浓度的人物故事中,用人物的目标、使命和成长去带动观众的共情。

电影监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说:“这是一部清华题材的纪录电影,但又远不只是与清华有关的电影,正如其名《大学》,它是写给大学的一封情书,也是大学写给观众的一封情书。大学有光,所以值得。”

而观看《大学》的过程中,除了被人物理想主义的光芒所照耀,还有一份触动来自于校园的美好——行云流水的镜头里浓缩了校园的日常,看似平常普通,却令人神往。正如导演之一的孙虹所说:我们每个人毕业后的每一个选择,实际上都带有来自大学时期的烙印。——回到生机勃勃的大学校园,也许能提醒每个人,当初的起点何在,自己的梦想何去何从。

在《大学》的上海点映仪式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特意致辞:“每个人也许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想到自己在大学的时光,也许你就是下一部影片的主人公。”昔日《礼记·大学》中曾言“大学之道”,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之大者,为国为民。而今的我们,倘若也行进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上,无论到得哪一个阶段,都不愧于大学曾经给予我们的滋养。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然中央。……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剧终时分,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团长刘西拉带领全场齐唱这首清华校歌,一时间,岁月仿佛又回到了《无问西东》的年代,笼罩在一片理想主义光芒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