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 星期五
伶仃洋上不伶仃,“湾区标准”未来可期
第20版:封面报道 2023-04-17

伶仃洋上不伶仃,“湾区标准”未来可期

应琛

大湾区珠江口跨海跨江通道群掠影,南沙大桥全景。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粤港澳大湾区涉税事项跨城协同服务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是首个设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的“一地两检”口岸。

记者|应琛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珠江三角洲城市。这里是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正式公布,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作了全面规划,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4年后,在世界夜景卫星图上,从广州到深圳再延伸至香港、澳门,璀璨的灯光已连成一片,“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从纸上变为了现实。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更是以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

未来,这片曾经见证国家民族百年沉浮的土地,将继续谱写大湾区建设发展的锦绣华章。

世界级“人才湾区”起步成势

2月20日是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新政试点实施的首日,符合条件的六类内地人才从此实现港澳和内地城市往返“说走就走”。

“新政策犹如一场及时雨!”20日下午4点,东莞市高层次人才吕键拿到东莞第一张“往来港澳人才签注”。吕键毕业于清华大学,2013年在东莞创立一家科技公司。“以往商务签注每次在港澳停留不超过7天,现在有了人才签注每次可以停留30天,为科研访学、业务沟通提供了便利。”吕键说。

同一天,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首批2.0版人才优粤卡,在就业、就医、教育、出行等方面为人才提供更好服务。

“获得人才优粤卡能给予我们一种鼓励和认同感。这张卡对我来说很有帮助,例如在大湾区互融互通、便利往来方面等。”珠海横琴澳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博士倪静云如是说。

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考察。时任产业园技术研发部总监的她,是当天同总书记交流的4名研发人员之一。三年后,她在产业园创办了中药产品研发公司,成为园区内第51家澳资企业。

“作为澳门人,我觉得一个时代的机遇来临了。”倪静云表示,在大湾区工作,她享受到了非常好的人才服务,包括企业落地、人才政策扶持等。大湾区的双创氛围和人才制度保障让她备受鼓舞,就长远发展来看,在一些共性问题上如人才签注、就医就学等,她也感受到了较大进步。

“港澳与大湾区内地城市逐步进入通勤都会区的时代,在轨道交通作用下通勤时间大为缩短。”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疫情前每天往返深港口岸的人有65万左右,其中很多人是因为商务往来和两地工作通勤,“未来这样的人可能会更多”。

当然,随着大湾区推出系列人才政策,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选择筑梦大湾区。根据毕马威发布的就业趋势调研报告,香港受访者愿意移居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19年的52%一路升至2022年的72%。

“自身专业的竞争力、看好事业及行业发展前景,以及软环境,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制度、政府服务水平等,是港澳人才选择大湾区的重要因素。”谢来风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港澳青年在本土发展空间有限的问题,以及很多港澳人士反馈在大湾区内创业就业仍有很多不便,2019年和2020年,他所在的院所分别做过《港澳青年在罗湖创业就业情况调查》《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进一步便利香港专业人士在深圳发展研究》这两项调查。

彼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谢来风了解到,香港身份证在内地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比如不能办内地信用卡、不能网上购物,图书馆、博物馆之类的公共场所,不能刷身份证进入。

“在专业人士方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香港籍医生表示,因为职业资格、手术经历等没有互认,在香港做手术那么多年,到内地后反而不能做手术。同时,因为医疗管理制度的差异,医院方面在购买一些大型医疗设备时也不太方便,审批较多。”谢来风表示,基于其课题的研究成果,2021年3月31日,深圳正式全文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涵盖港澳居民在深学习、就业、创业、生活四方面共18条便利措施,“很多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各城市还出台了多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并竞相出台人才激励计划,通过配套人才绿卡、落户奖励、安家补助、项目奖励等措施,向港澳青年发布在粤就业创业“政策包”。

此外,大湾区内地9市实现“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政策,也增加了就业吸引力。

目前,港澳居民中有20多万人在粤工作、超3000名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执业资格、超1500人次报考大湾区事业单位、超30万人次在粤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同时,大湾区已集聚独角兽企业62家,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3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世界级“人才湾区”起步成势。

“软硬联通”促进高质量发展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蜿蜒绵亘。环顾大湾区,覆盖11个城市、辐射内陆腹地的立体交通网络正越织越密。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近250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430公里,在建里程975公里。此外,跨珠江口通道已经建成5条,在建4条。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大桥、狮子洋通道等项目都在有序推进。

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

在基础建设“硬联通”持续加速的同时,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也在不断深化。

“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先后实施;“深港通”“跨境理财通”等各类“金融通”试点相继落地;近期,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香港税务学会等30多家涉税服务机构签约入驻深圳前海涉税服务业合作区,共同打造全国首个涉税服务业集聚区。

谢来风表示,与世界其他著名湾区相比,“一国两制、三个法域、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独特优势,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一直讲大湾区融合其实比欧盟融合还难。如何更好地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实现机制互联互通,优化资源配置,其实是需要时间和智慧的”。

但令人欣喜的是,《纲要》发布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有重磅政策落地。

受此前新冠疫情的影响,谢来风用“各自推进、重点突破”来概括粤港澳大湾区这4年的发展。在他看来,最大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平台的方案陆续出台,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1年9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横琴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去年6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总体合作方案》(下称《南沙方案》)。

《横琴方案》主要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设计;《前海方案》主要是聚焦“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这一香港的优势产业,支持香港和深圳在前海深化合作,为香港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空间;《南沙方案》则突出“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这两个关键,特别强调与港澳协同,共同扩大对外开放。

“三大平台为粤港澳融合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合作等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谢来风表示。

第二,是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4月6日,广东省发布了第一批20个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包括要素跨境流动类案例8个,民生融合类案例5个,营商环境类案例7个,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创新性强,是近年来粤港澳三地社会关注度、共识度、感受度比较高的重点政策。

其中,“湾区标准”是首次在发布会上介绍,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方共商确认的,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的集合,属非强制性标准。首批共有110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

第三,是粤港澳在产业融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横琴为例,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和现代金融,作为“四新产业”被写入方案,成为占据合作区重要发展版图的“主要力量”。澳门大学还在这里建立了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产学研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

“去年底,香港先后公布《青年发展蓝图》和《创新科技发展蓝图》,现在深圳全力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以及宝安在打造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未来深港之间的合作一定会更为丰富。”谢来风表示。

在逐步迈向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同框”亮相的频率越来越高。2022年12月21日,粤港澳三地首次联手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香港、澳门三地线上线下同时举办,大会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3月12日至21日,澳门和横琴首次联合出海招商,全面推介琴澳投资发展环境和优惠政策,吸引全球优质产业项目和企业落地澳门和合作区。

《纲要》提出,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从综合数据来看,该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典范这一长远战略目标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未来可期

如今,随着疫情扰动散去,粤港澳全面通关,大湾区的“烟火气”又回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势必迎来“加速期”。

2021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了跨境“双城三圈”发展空间构想,体现了香港开放发展的新理念。但其规划时间跨度长达20年,如何提高建设效率、保证政策持续性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此前,香港政府已经宣布,未来5年,香港将收地500公顷,当中有九成来自北部都会区。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搁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相信今明两年,北部都会区会有一些标志性工程开始启动。”谢来风告诉记者,香港政府也在转型,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

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内的4大核心城市和7大节点城市的各自禀赋,实现“共振”并不断促进高质量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粤港澳大湾区正是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交汇点。”谢来风表示,“香港、澳门作为自由港,对外联通世界;珠三角九市对内连通内地市场。如果能把这个交汇点融合好,对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会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每个城市要精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谢来风进一步说明,香港要在建设“八中心”基础上,更好地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平台上发挥国际化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与人才;澳门要在中葡合作以及“一带一路”中发挥精准链接作用;广州要以南沙为平台,巩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推动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建设上新水平;深圳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统领,做强“深圳—香港”极点,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的合作重点,谢来风介绍,首先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肯定要走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其次,要加强产业融通,让更多香港优秀的科研成果更有效地进行转化;最后,要做好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平台政策的落实落细,处理好各个平台间的错位以及协同发展。

站在2023年的新起点,粤港澳大湾区将朝着《纲要》中2035年的目标前进: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到最后是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

“未来可期。”谢来风对届时能实现这一目标充满信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