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平
中国将举办2023年亚洲杯,这是这几天足球界的最大热点新闻。
中国足球在亚洲杯赛上,曾经有过不一般的经历,这让人回想到15年前。
2004年,中国也曾举办过亚洲杯,并且在淘汰赛上连克两伊等强队,打入决赛,与日本队争夺亚洲杯冠军。
决赛那天晚上,我正在机场等候飞往雅典的采访雅典奥运会的航班,是在候机室的大屏幕上,看了比赛的全过程,也看到了发奖的时候,中国队主教练阿里·哈恩因为不满裁判的判罚,拒绝上台领取银牌。
当时的中国队,是有实力在亚洲杯赛场上争冠的。再转过头来看看如今的中国队,在亚洲杯赛上还能有这样的预期吗?
仅仅15年,中国队便从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夺得亚洲杯亚军,到如今连进12强都大汗淋漓,前景不明。其中的滋味,难以回味,更重要的是,不知为何如此,又如何改变?
也就是那一年,中国足球经历了一场有可能改变的大事件,但最后却被强力按了下去,那就是“G7革命”。
以北京国安、大连实德、上海中远、青岛颐中、深圳健力宝、四川冠城和辽宁队发动以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为主要目标的足球改革,以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一些诉求,与现在正在进行的改革相吻合,如管办分离、建立职业足球联盟等。
但是在那个时候,由于对于足球改革的迫切性还不如现在那么真切,管理部门短视,不愿意放手,却以政治正确的利刃,将这一俱乐部自下而上的改革呼声强压了下去。以现在的目光看,管理层如果在那时能够接受G7包括其他一些俱乐部的要求,进行足球改革,至少在职业足球的层面上进行更加职业化的改革,也许中超会比现在更成熟,也更健康。
或许有人会说,也可能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我以为这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足球改革,首先改变的是相关的体制和机制,有一个尊重所有俱乐部利益和发言权的民主决策机制,又形成管办分离的体制,是不太可能会有之后管理层一家独大、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方式,也就不会出现之后的诸如武汉光谷退出、足坛“假赌黑”泛滥的黑暗时刻,中国足球也可能不会经历10年大倒退,至今仍然未能复苏的惨状。
自中国上一次主办亚洲杯之后至今15年,令人痛惜扼腕的15年。15年之后,新的中国足协班子正在做的,很多正是15年前众多俱乐部的要求。这一圈下来,中国足球的前面,忽然多了一大群虎狼之师,而这些在15年前,根本都不值得一提!
再过一天,就要跨入新年了,2020年,中国足球能否吸取前人的教训,不再走回头路?
历史真的是一面镜子,从镜子中可以看到,当下所做的,是不是洗新革面,还是在重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