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右)和中山医院的同事们在处理医疗物资
吴平的父母在机场送子出征
“此前我就去过北京工体的客场,但是这次之后,我希望自己能抽时间,再以球迷身份来一次武汉,在恢复了生机的武汉街头走一走,就像我的同事、我们中山医院的钟鸣大夫说的那样,那些曾经你觉得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其实真的来之不易。”
吴平·上海援鄂医疗队成员
吴平,一名10年前就已经加入蓝魔球迷会的申花球迷,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中山医院的一名员工。2月6日晚上10点30分,吴平接到了一个电话,第二天的傍晚,他已经身在武汉。
昨天,我们连线在武汉抗击疫情前线已经工作了差不多一个星期的吴平,作为全国各地20000多名援鄂医疗队中的普通一员,吴平也有很多感想和故事,想和各位分享。 首席记者 姬宇阳
“师傅,给我个最短的发型”
其实早在小年夜,中山医院就派出了第一批增援湖北武汉的医疗人员,而吴平接到领导的电话,是在2月6日晚上10点30分。
后来我们知道,中山医院方面也是当晚8点多才接到通知,要组建第四批增援武汉的医疗队,并且第二天就要出发。
从接到通知到开始组队,两个多小时之后,中山医院第四批136人的医疗队就已神速组建完毕。
这支医疗队由30名医生、100名护士、6名行政管理人员组成,包括了重症医学科、呼吸科、传染病科、护理等学科,均为科室骨干,队员里有将近一半是“90后”,还有很多“80后”。而吴平就是随队的6名行政管理人员之一。
接到电话的吴平,没有一刻的犹豫就给出了“愿意去”的回答。
“我坚信我们医院那天晚上接到电话的所有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一定都是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和我一样的回答。”
和领导通完话之后,吴平紧接着就给自己的爸妈打了一个电话,告诉第二天他将前往武汉。吴平的妈妈接到电话后很快来到儿子的住处,帮他一起收拾前往武汉的行李。在儿子眼中,吴平的母亲平时是个非常温柔的人,这一晚,母亲默默地帮他准备着行装。
第二天上午,吴平来到了医院的理发室。“你就给我来个最短的发型吧,越快越好,越短越好。”
“第一次见到这么空的机场”
中山医院第四批医疗队是2月7日下午从虹桥机场出发飞赴武汉的,在这批出征的医疗队中,共有48名党员,吴平也是其中之一。
“我真正感觉到一种和疫情决战的前线的气氛,是当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后。”
“我们下了飞机走出来,发现这是一个空空荡荡的机场。”封城后的武汉,武汉机场迎来的主要客人可能就是从全国各地支援湖北的医务人员。非但机场空空荡荡,包括从机场前往市区的高速公路上也没有什么车,但是当他们看到旁边的电子指示牌上,跳动出欢迎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来帮助武汉的字样时,内心还是有一些震撼和特别的感受。
吴平和中山医院医疗队的全部成员当晚顺利抵达驻地。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物资分发完之后,已经是次日凌晨的2点多。
“我们住的是一家酒店,由于是非常时期,和平时住酒店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医疗队所住的酒店,全部是安排每人一个房间。一人一间是为了避免可能的交叉感染,同样是为了避免潜在的危险,酒店没有每天服务员到房间来打扫房间,所有这些细节都在时刻提醒着医疗队的成员,他们所要对抗的疫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
“医护人员的辛苦无以言表”
吴平作为中山医院总务处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这次在武汉的任务是确保给医疗团队每天的物资分发到位。在他看来,在武汉抗击疫情的前线,真正艰巨的考验是属于那些医生和护士。
“我们中山医院这次是整建制地接管了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两个病区,其实对平时住院情况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一般住院时候,病房里会有护工,有时候会有家属的陪护,但是这次由于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在我们的很多病区里基本上只有医生和护士,那么你可以想象,我们的护士们,要比平时多做多少事情?”
一线护士和病人接触的时间很长,不仅包括一些常规的病房工作,而且我们所熟悉的核酸测试,从所有病人口中采样取样的工作也全部是要护士完成。简而言之,此次在武汉前线战斗的那些护士,她们的工作强度和工作的风险,都远远超过了平时。
“平时我因为在医院会参与排班这些工作,所以也和我们医院的一些护士比较熟悉。这次看到很多平时非常爱美的小姑娘,脸上真的像外面报道的那样,被口罩勒出一道道的血印子。但是尽管如此,我没感觉到她们有任何怨言或者抱怨。”
和方舱医院里轻症患者为主不同的是,中山医院所接管的病房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危重病人。所以不光是为他们治病,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也是医护人员要去做的事。
“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中山医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会特别关注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经常给予病人鼓励和疏导。而且我们的医护人员有时候也会给病人带一些零食和水果,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鼓励他们早日康复出院。”
“其实你说克服困难,在前线的很多医生和护士,我感觉大多数人为了完成这次的任务,都在克服着属于自己小家的不同的困难。前两天我们有一个在武汉前线的医生,到了武汉之后,忽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他的父亲脑梗已经被送到医院,虽然有大哥陪着,但是毕竟那是他父亲,他怎么可能不着急呢?”
后来这件事被中山医院的随团领导知道了。他亲自出马打电话到他的父亲所在的城市,帮他解决了住院的问题。
“我们的医生也是平凡人,平凡人遇到的所有困难和焦虑他们都会遇到。”这几天,不少医护人员晚上找吴平来领眼药水。每天都在和各种消毒水、消毒液打交道,眼睛不舒服都是小事了,想象一下,戴着三层手套,穿着密实的防护服,还要在病床前完成各种操作和抢救,一天下来会是怎样的消耗。
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从全国各地去武汉的医护人员,只有去的,基本还没有离开的。以中山医院为例,中山医院从小年夜开始已经去了四批医护人员,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医生或护士从前线撤下来。
“疫情过后,我有两个愿望”
作为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团队中的一员。吴平和他的同事们都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最终战胜这场疫情。
吴平告诉我们,等疫情结束之后,他有两个心愿希望能实现。
“我在医院的行政部门工作,平时也会遇到一些医患矛盾的事情。这次在疫情爆发之后,医务人员的表现是怎么样的,我相信全国人民都看在眼里了,所以我的第一个心愿是希望这次疫情结束之后,我们的基层医务人员能够得到全社会的更加尊重和认可。”
吴平的第二个心愿和他的球迷身份有关,作为一名“80后”,吴平很早就开始喜欢足球,他的微信朋友圈的封面图就是一张在球场看台上的照片,吴平在10年前加入了著名的蓝魔球迷会,过去的10年里,只要有时间,他每个主场都会换上申花球迷的装备,去虹口的北看台为球队加油。
很巧的是这一次在武汉前方负责团队物资的吴平,前两天还收到了一批捐赠的物资,捐赠者正是上海上港队的国门颜骏凌。
吴平的第二个心愿就是,他希望等到疫情结束之后,自己能有机会以申花球迷身份,完成一次前往武汉客场的远征。
“此前我就去过北京工体的客场,但是这次之后,我希望自己能抽时间,再以球迷身份来一次武汉,在恢复了生机的武汉街头走一走,就像我的同事、我们中山医院的钟鸣大夫说的那样,那些曾经你觉得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其实真的来之不易。”
预告:周三,本报将连线在金银潭医院最前线的上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