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一线队已经不足十八人
3月6日,中国足协向天海发出通牒,原本13日的生死大限被提前至12日17时,如果截至这一时间,天海已经无法上交足协方面要求的四项担保材料,将被取消参加2020年职业联赛的资格。昨天,有消息显示,天津天海转让一事仍在争分夺秒地推进,双方曾在之前有过接触,目前进展接近尾声,双方在一些细节上还在沟通,这次,天海真的会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吗?
特约记者 阿祖
3月5日发布零元转让公告,天海的实际问题被抛至明面,面对眼下的资金难题,以及历史遗留下的巨额债务,俱乐部已无力应对,只能通过抛售俱乐部全部股权的方式,寻求最后的生存机会。隔天,足协向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天海在12日下午提交担保,比同样问题缠身的中乙球队早了足足一天。
足协倒逼天海“不通情理”
在天海最需要时间解决生存危机之际,足协的“倒逼”令球队的前景更显渺茫,但足协方面的确有所顾虑。早在1月中旬的准入日,中国足协就曾问询过天海的情况,也是怕球队无法撑过整个2020赛季。如今的种种担保要求,正是为了明确天海的“生命指标”。只是在足协维护联赛品牌的决心之下,同样需要考虑到一些球队的现实情况。
这一次的通牒,足协要求天海提供的担保包括四方面,分别是:资金准备的担保、纠纷解决的情况、近两年的负债与预期以及一线队的人员储备,以天海的现状而言是无法顺利“通关”的。虽说之前,俱乐部曾通过“卖血”的方式回笼了一部分资金,加之中超联赛分红,凑足了一年最基本的运营资本,但近日债主纷纷上门讨债,若动用这笔资金填补漏洞,天海势必撑不过整个赛季。
如此一来,天海零元转让俱乐部的决定是出于最为原始的求生本能,若有投资商接手,将能解决现有的资金难题。包括球队面临的诸多债务,也将拥有更多的解决方式。毕竟天海若是解散,债务将随之清零,意味着涉身其中的债主无法得到任何补偿。从个人利益出发,在债务的问题上双方仍有交涉的空间,有机会大幅度降低天海偿还的成本。
所以天海活命的关键在于能否在足协规定时间内找到接手方。就在昨天,有消息显示,“零元转让”一事有了一些突破性地进展,收购方是一家形象正面、有实力也有能力运营一家中超足球俱乐部的大企业。双方已接触三个月,目前双方在一些细节上还在沟通,并期望达成最终一致,但眼下留给俱乐部的操作时间已是十分有限。毕竟天海俱乐部内部情况相对复杂,投资方想顺一切需要时间,能否明确收购意愿仍需仔细斟酌。但在3月12日前,一切仍有回旋的余地。
天海球员做好“两手准备”
3月3日在浯水道基地收队,天海俱乐部一时间热闹了起来,但隔天,由于从外地归来的人员需要进行隔离,训练暂时停滞,加之天海零元转让全部股权的决定,令基地内陷入一片“死寂”。球员纷纷宅在房内,却也总能看到他们在走廊里打电话,一聊就是半个钟头。
对于现状,俱乐部工作人员很是无奈,12日前的这几天,对于天海俱乐部的所有人员都是一种无形的煎熬。球员们都在试图联系下家,为了提前寻找后路。但若是天海能够迎来转机,所有人仍愿留在队中,成为新球队的建队基石。不过按照足协通牒第四条,要求天海上报一线队名单,不包括去年未注册的球员。眼下队内一线队人员已是不满18人的最低参赛配置,不禁令人有所担心。
其实在足协的通牒中,提及到了天海近来的人员流失,这一点影响到了外界对于球队稳定性的评估。这一次足协要求上报一线队名单,是为了确认天海最基本的参赛资质。但显然,如果天海其他三项要求达标,足协无法单凭一线队人员不足剥夺天海的生存权利。毕竟在2月28日的冬窗转会截止日前,足协曾发布公告,表示会在新赛季中超联赛开赛前设立不少于三周的“国内转会窗口”。这使得天海眼下的引援停滞成为了一种合理的存在。
也就是说,天海能否存活与一线队现有的人员储备关系不大,根源仍离不开一个“钱”字,只要有了维持生机的资金保障,无论是“内需”还是“外债”,均可迎刃而解。同时在“特殊”转会窗口期,俱乐部仍有补强阵容的机会,以满足参赛需要。
虽然问题解决起来看似轻松,但能否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完成俱乐部的股权交接才是问题的关键。毕竟早在1月开始,权健集团就在与可能的合作方进行交涉,却始终未有进展,高层方面是否会为球队的生存做出一些积极的妥协,或将成为天海延续生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