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赵睿
天津天海俱乐部这一次面临生存危机已是众所周知。中国足协收紧对其的监管,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目的。
首先,维护职业联赛的健康发展。中国足协虽然出台了一些列职业联赛准入制度,但往往是执规不严,造成一些不符合资质的俱乐部混迹于各级联赛,比如,早就发生了严重资金危机的辽足。长此以往,中国足协的规矩变成一纸空文,约束力下降,职业联赛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事实上,中国足协今年不仅仅是面对天海一家加大监管力度,只不过天海队是中超球队,曾经辉煌一时,关注度高而已。
其次,维护中超联赛的正常运行。一旦中途有球队消失,对于联赛的稳定性、完整性都是重大损失。而且,已经打完的比赛怎么算?尤其是牵扯到夺冠、保级和争夺亚冠名额,势必会引出巨大麻烦。中国足协需要防患于未然。
再有,降低潜在的风险。在和中国足协相关人士几次聊天时,他都提到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上赛季中甲联赛的某支南方球队,由于资金链出了问题导致欠薪,很多轮比赛队员以不登机、不比赛做要挟,中国足协几乎是每轮比赛都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调解此事,很棘手。天海俱乐部也发生了经营严重困难的问题,会不会随着资金告罄也出现上述极端情况?中国足协心中没底,宁可把问题想得复杂一些为好。
还有,中国足协6日致函天海,要求其12日17时前提交材料审核,若无法满足要求将取消其资格,以往很多俱乐部使用的“瞒天过海”的招数已失灵。这既是主席陈戌源做事的一贯风格——按规矩办,不废话。客观上也起到了倒逼各方出手挽救天海的作用。
其实,早在上赛季保级大战最关键时刻,就已经传出有保级对手“咬”天海的消息,理由是国际足联判天海败诉,需要支付外援、外教巨额赔偿,而天海一直没有执行,按照中国足协制定的中超俱乐部准入标准,天海是要受到包括扣分甚至取消注册资格在内的处罚。天海躲过了那一劫,但现在的天海又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