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撰稿 特约记者 沈君
从2月初被七名队员联名揭发俱乐部在2019工资确认表上伪造签名,到如今中国足协仍然没有宣布调查准入结果,已经被拖欠一年多工资的辽足俱乐部上下无比煎熬。辽足俱乐部已经明确表态,高达8000万元以上的欠薪无力偿还,这意味着球队实际上已经无法拿到2020中甲资格。不过在中国足协迟迟不“宣判”的情况下,辽足的球员、教练、工作人员不仅讨薪无门,还无法另寻出路,大家期盼中国足协尽快做出裁决。
近日,辽足的部分队员终于坐不住了,以原队长张野、张天龙为代表的六名球员集体来到辽宁省体育局,请求体育局协调辽足俱乐部欠薪问题。
队员急盼,体育局帮忙讨薪
队员们在提交的公开信中写道:“现辽足因拖欠薪资,无法通过中国足协准入,将失去职业联赛参赛资格。球员面临下岗,俱乐部资不抵债、濒临破产,队员只能通过漫长的法律程序继续向俱乐部讨薪。但因超过一年未领到工资,队员、教练和工作人员及家人的生活目前处于紧迫的困境中。故恳请辽宁省体育局协调各方,尽快补发欠薪。”落款为“辽足全体队员”。几位队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一是要回球员的血汗钱;二是辽足俱乐部是搞还是不搞,请尽快给球员一个官方答复,有官方答复之后球员才可能进行下一步计划,大家还要生存,还要继续找球队踢球;三是希望辽宁省体育局帮助球员主持公道,作为被欠薪的队员,大家是弱者,希望省体育局帮助协调解决欠薪问题。
辽宁体育局的负责人已经收到球员们的诉求,支持球员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由于与运动员签订合同的是职业化俱乐部,相关材料已经转至辽宁省足协和宏运俱乐部。辽宁省体育局负责人与辽足俱乐部高层进行了沟通,这位高层表示:会积极想办法去解决欠薪的问题,下一步辽足将何去何从,要等待中国足协公布准入结果后确定。
尽管辽宁体育局会帮忙协调解决欠薪一事,但实际上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辽宁体育局虽然是二股东,但近年来仅是在训练基地方面为辽足提供资助,俱乐部的运营权、决策权完全在大股东宏运集团手中。补发球员欠薪一事要想解决,只能寄希望大股东宏运集团来出资。
不过目前来看,在部分宏运俱乐部球员曾就俱乐部欠薪一事上告到中国足协,并声称俱乐部此前提交的《2019年俱乐部全额支付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工资奖金确认表》为他人代签后,辽足生存之路已经被堵死。目前辽足俱乐部拖欠球员、教练、俱乐部工作人员工资、奖金高达8000万元以上,指望大股东宏运集团拿出这笔巨资为解散在即的俱乐部员工们开资不太现实。未来很可能是辽足进入破产程序,但早已资不抵债的俱乐部几乎没什么值钱的固定资产,队员们讨回工资的希望非常渺茫。
欠薪一年,教练借钱给队员
据了解,此次现场讨薪的辽足部分队员中,就有多位是之前上诉中国足协指证俱乐部伪造签名的球员。一位辽宁宏运足球俱乐部工作人员透露,在几位球员代表给辽宁省体育局的公开信中,尽管落款所写是“全体队员”,但实际上有一些队员并不支持。不是说这些不知情的球员不支持讨薪,而是他们对这几位球员先上诉中国足协,把辽足俱乐部推向即将解散的深渊感到不满。这种鱼死网破的做法没有赢家,如今看到俱乐部解散在即,讨薪无望的情况下,这些上诉中国足协的球员又想起来向辽宁省体育局求助,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在一部分球员看来,只要几名球员不向中国足协揭发伪造签名一事,那么俱乐部就能通过准入继续生存。只要球队还活着,大家就还有拿到欠薪的希望,哪怕是部分工资。但如今俱乐部即将失去准入资格并解散,球员不仅要回欠薪无望,而且大部分人也将下岗无球可踢。
如俱乐部失去注册资格,被欠的工资和奖金是一定要不回来的,这一点其实无论是讨薪队员,还是俱乐部都是十分清楚的。一位队内人士表示:“辽足队员为什么有这种底气,实际上与他们认为只有辽足保住了中甲资格,政府的相关政策才能兑现有关。”可是随着事件进展,队员们发现这一招并不管用。即使有什么政策,宏运集团也拿不出钱来。大股东没钱,去找二股东,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代签一事公开后,辽足根本无法提交补发工资证明和下赛季的银行担保证明,一定是过不了足协的准入关的。队长桑一非也很纠结,“队员要工资没有错,且是天经地义。不过,俱乐部真是没有钱给大家发,此事没有对错只能是包容和理解。俱乐部不在了,结果只有双输。”俱乐部不在了,所有人要下岗。能力强的队员没有问题,但以辽足现在的班底,能有几个人找得到下家。如今联赛遭到了退出潮和疫情的双重影响,队员想要找到新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辽足的队员很多人都已经结婚,也购置了房产和汽车,且多为贷款。一年多不开工资对谁来说都受不了。在联赛期间看到有的队员比赛确实努力,生活上也有困难。以臧海利为首的教练组曾经多次借钱给队员。教练们说:“毕竟我们年龄大,有一些积蓄。”
被外援告上国际足联欠薪8000万无力偿还
辽足俱乐部目前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自己肯定无力偿还欠薪,但也绝对不会像一些俱乐部那样主动退出,而是一定要等中国足协裁决。这支拥有67年历史的球队的欠薪到底有多少呢?据了解,辽足2019赛季的欠薪和2018赛季拖欠的部分奖金加到一起,保守估计在8000万元以上。
辽足的欠薪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2018赛季的部分场次赢球奖金,一部分是2019赛季的工资和奖金,其中大部分是去年的工资和奖金。辽足去年11月在保级成功后为球队发放了500万元的奖金,但这也是去年应发工资、奖金中的一小部分,除了两个月的工资外,俱乐部上下所有人的工资和奖金一直拖欠。相比球队去年还得到了500万元保级奖金,俱乐部的工作人员则更惨,从去年春节过后,直到今年春节之前才得到一个月工资,一年多才拿一个月工资的俱乐部工作人员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在辽足即将解散之际,此前在辽足效力两个赛季的赞比亚老将穆伦加已将俱乐部告上了国际足联。穆伦加说:“在2019年中甲联赛结束后我没有拿到我的全部工资,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在被欠薪的情况下还继续踢球。我的回答是我热爱足球,我不是一个单纯为了钱去工作的人,我来到中国的每一场比赛都会认真努力。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我没有拿到我的工资,我是无奈的!我希望可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得到我的工资,我的律师已经联系了国际足联!国际足联已经和中国足协取得了联系。我认为如果外援在一个国家的联赛得不到保护,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辽足应该支付我工资,这个是我应得的!出现这种欠薪的情况对中国足球是不利的,希望这个问题能够尽快解决,以免损害中国足球的形象。我很想维护中国联赛的良好形象,但是现在真的是无奈之举,希望国际足联和中国足协来帮我追讨工资。”
庄毅聚资源沈足扛大旗
在辽足解散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在辽宁省体育局和新任辽宁省足球协会主席庄毅的共同努力下,本赛季中甲新军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准备整合辽足资源,打造“新辽足”。
按照辽宁省体育局、辽宁省足协在去年辽宁省足代会上的设想,即使辽足没有沦落到即将解散的地步,指望这支长年巨额欠薪、欠税、欠债已病入膏肓的球队重振辽足雄风根本不现实,所以去年就已经有了扶持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扛起“新辽足”大旗的打算。也就是说,即使辽足本赛季仍然能够拿到中甲联赛参赛资格,按照辽宁省各方面的设想,加强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建设,打造“新辽足”的计划也会在本赛季开始实施。
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投资人庄毅已经公开承诺,辽足一旦解散,沈阳城市俱乐部将整合辽足的一线队和梯队资源,做大做强“新辽足”。3月13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电子公示系统上,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已更名为辽宁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新俱乐部名称虽然仅仅加了“辽宁”两个,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目的不言而喻,那就是要继承辽足血脉,扛起“新辽足”大旗。辽足拥有悠久历史,在辽宁足球迷中有很高的地位。
作为辽足昔日的边锋,庄毅退役后投身商海,拥有浓厚足球情结的他在2015年组建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为了让俱乐部立足沈阳,在沈阳市足协注册,用沈足名义去征战联赛,避免和辽足直接竞争。毕竟当时辽足还在中超,在辽宁足坛地位举足轻重,而沈阳足球队当时只有中乙沈阳东进队,影响力很小,庄毅当时的目的也是想做大沈阳足球,扛起沈阳足球大旗。
不过现在的情况与五年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辽足和沈足的地位发生根本性逆转,辽足解散在即,沈阳城市队去年以中乙冠军身份冲上中甲而蒸蒸日上。在沈阳城市俱乐部中,上到投资人庄毅,下到主教练于明以及助理教练董礼强、刘建生等,再到梯队的张永海、邱礼等教练几乎都是从辽足走出来的,大家有深深的辽足情结。如今辽足即将解散,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虽然原来的名字叫沈阳队,但他们通过资源整合,完全可以继承辽足血脉,扛起“新辽足”大旗,承担起辽沈足球复兴的重任。
寻回传家宝 重启“辽小虎”模式
辽足沦落到如今的地步,主要原因就是连年“卖血”导致无人可卖,无法依靠转让球员的资金来补发欠薪维持运转。俱乐部战略失误的地方是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忽视了青训,丢掉了自己的传家宝。辽宁宏运俱乐部在数年前重新认识到了青训的重要性,开始重新打造青训体系。
辽足目前拥有一线队、预备队、U19、U17、U15、U14、U13、U12、U11九支比较系统的梯队,此外辽足还增设了U10、U9、U8梯队,梯队数量上远超中国足协要求。辽足俱乐部在2018年已组建8个区域性青训中心,包括沈阳市区5个青训中心,营口青训中心和内蒙古的通辽、包头青训中心,加大青训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重新培养的青训队员还未到出成绩的年龄,辽足已经无以为继。
虽然俱乐部成立还不到5年,不过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的小年龄段建设体系非常完善。沈阳城市队要想扛起新辽足大旗,从上到下都认识到青训是关键,要从娃娃抓起,培养自己的子弟兵。从2018年开始,俱乐部狠抓青训,目前已经组建了U8、U9、U10、U11、U12、U13、U15、U17、U19九支梯队,主教练全部来自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中方教练则均是老辽足队员,包括张永海,朱凯、曲东、邱礼等人,注册梯队队员200多人。
从沈阳城市俱乐部各梯队成绩来看,小年龄段球队成绩突出。如今的U13梯队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战胜恒大梯队,获得全国冠军,是全国这个年龄段的佼佼者。去年U12国家队的50人大名单中,沈阳城市队有4名球员入选。去年的健力宝杯总决赛,该队U11代表队参加U12组别比赛,以小打大还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都得益于沈阳这块出人才的足球沃土,得益于俱乐部的精心培养。沈阳城市俱乐部梯队中绝大部分都是沈阳孩子,沈阳足球底蕴确实好,成材率高。当年像李金羽、李铁、张玉宁那批险些在1999年甲A联赛创造中国凯泽斯劳滕神话的“辽小虎”,就是沈阳足球青训的骄傲。而且,沈阳城市俱乐部的投资人庄毅也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俱乐部希望未来能够培养数批,而不是一批‘辽小虎。”
沈阳城市俱乐部和辽足梯队一旦能够整合,那么将让沈阳的优秀小球员集中在沈阳城市俱乐部,将会大幅增强该队青训实力,为“新辽足”崛起打好根基。以辽沈足坛深厚的足坛底蕴,一旦这些“新辽小虎”被精心培养,相信数年之后,辽宁足球会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