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足协曾透露,根据部分中超俱乐部提议,计划邀请中超U23队参加新赛季中乙联赛,以增加U19-U23本土适龄球员的实战机会。据了解,这项提议不过是足协为优化联赛竞争品质、丰富本土足球人才储备的设想之一。此外,中国足协还酝酿安排已无缘亚青赛决赛阶段的2001年龄段国青队整体组队参加中乙联赛。这支球队的主教练成耀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恳切地表示:“让年轻球员打职业比赛,可能有很多规则、细节问题需要各方协调沟通,但这个年龄段球员作为冲击2024年奥运会的代表,需要通过实战来提升能力,让他们通过参加联赛提前进入备战状态,利大于弊。”
成耀东所率的2001年龄段国青队征战中乙联赛的事宜也在操作之中。有消息称,这支球队计划“借壳”河北精英参加新赛季中乙联赛。而足协为助力两支国青队顺利集中,并能整体参与中甲、中乙联赛,在规则调整方面创造了一定优惠条件。比如,放开U21球员转会名额,即每家俱乐部引进的U21球员不受限制。相关消息显示,两支国青队若确认参加职业联赛,都将采取“借壳”方式,而不是“买壳”。两队球员也由部分中超、中甲俱乐部租借而来,球员的所有权仍属原俱乐部。
中国足协力图改良国内联赛、俱乐部梯队及相关青少年赛事离不开现实背景。如国内中超、中甲此前虽设立预备队联赛,但各俱乐部重视程度不同,比赛质量也较低下,各类乱象、笑话层出不穷。在U系列联赛被废止后,青超联赛不时会出现令人咋舌的比赛超大悬殊比分结果。这样的比赛能锻炼出怎样的人才,答案不言自明,类似“国青打中乙”想法的产生就不足为奇。
成耀东对记者说:“首先要搞清楚目的,让年轻球员打职业比赛为了什么。2001年龄段这个队伍,在亚洲范围内水平比较一般。但这是奥运会适龄球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竞争一下。如果说同年龄段现有国内赛事竞赛水平不高,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安排他们跳级打成年队比赛呢?”
成耀东并不回避“国青打中乙”想法与联赛职业属性存冲突的现实。比如,球队如果确认参加中乙联赛,那么其组队主体是谁需要明确;球队参赛是否和普通中乙球队一样需要满足准入条件;既然球队组队参赛意在未雨绸缪,提前启动2024年奥运会冲击备战,那么奥运备战周期结束后球队何去何从;球队运营资金出口在哪里,等等。据了解,对于诸如“中超U23队参加中乙联赛”等想法,部分中乙俱乐部私下里也曾表达过对竞赛公平等问题的担忧。
成耀东说:“记得我曾经带领1993年龄段的球队参加中乙联赛,当时组队虽以中邦队为名义,但实际上也离不开政策与地方的资金支持,毕竟当时也是为了全运会。而2001年龄段国青队能不能打中乙、怎么打中乙,肯定会涉及一系列细节问题,也需要各有关方面去积极协调。但如果大方向对了,其实对这个队伍总归是有益的。提前备战,利大于弊啊。”
当然,“2001年龄段国青打中乙”等计划能否落实,还有待中国足协及相关部门确认。但一些现实条件确实已具备,比如,有消息称中国足协去年就执教2001年龄段国青队,与成耀东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长约,这意味着球队去年无缘跻身亚青赛决赛阶段后,成耀东仍能继续带队参赛。(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