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满怀感恩 十八岁 满怀憧憬
第A08/A09版:专题 2020-05-20
2002.5.18→2020.5.18

满怀感恩 十八岁 满怀憧憬

本报评论员 姬宇阳

18年前的2002年5月18日,距离中国男足第一次参加的韩日世界杯开赛还有半个月,在上海滩,《东方体育日报》就在那一天横空出世。

不知不觉,18年已经匆匆而过,18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成年的标志。而对于《东方体育日报》来说,18岁的感触则更加复杂一些。

18年前,其实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仍然是很多球迷了解体育信息的第一选择。前不久“五一”长假,我遇到一位当年的资深球迷,他向我回忆起一件有趣的事情——当年,每周一当报纸送到他们办公室后,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把报纸赶紧拿到复印机上连着复印五份。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办公室里的每个球迷,可以第一时间同时读到当天报纸上的足球报道和评论。

站在体育媒体的角度,《东方体育日报》的创办称得上是应运而生,我们还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间节点,脑补一下2002年春天的景象:中国男足历史上第一次成功进军世界杯,带着国人的巨大期望,他们将完成自己和世界杯赛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过去的18年里,作为体育媒体,和中国体育一起经历了那么多属于中国人的难忘时刻。从2002年世界杯开始,到2004年雅典刘翔的夺冠,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体育有一种神奇的标记时间节点的能力,如果翻阅过去18年的《东方体育日报》的版面,这些年里所有中国体育的那些经典时刻都会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如果你是一个纯粹的球迷和体育迷,过去18年里,《东方体育日报》也陪你经历了每一个属于体育迷的难忘时刻。比如每一次世界杯比赛,每一次奥运大赛,每一年你所热爱的球队的那些发生在赛场内外的喜怒哀乐。

作为一张扎根于上海,面向全国的体育日报,《东方体育日报》在过去18年里,同样也见证了那些属于上海体育的巅峰时刻。每一块金牌,每一个冠军奖杯,上海球队在过去18年里每一个登顶的次日,往往都有《东方体育日报》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头版。

这18年里,《东方体育日报》自身也经历了传统媒体大跨度的转型融合,从体育比赛的报道者,我们也扩展为体育比赛以及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未来,《东方体育日报》一方面仍然会坚持自己传统媒体、主流媒体的属性,同时也会继续大刀阔斧,接受各种各样的转型的挑战。

18岁生日之际,还是要再次感谢各位读者朋友多年来的追随和捧场。也要感谢那些我们曾经的报道对象,还有和我们结下友谊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战线的工作人员。未来的岁月里,让我们一起携手,继续迎接那一个又一个属于体育的巅峰时刻。

读“东体”是种情怀

戴嘉辰与《东方体育日报》的缘分,18年前便已经开始书写。那会儿,父亲每天都会带一份当天的“东体”回家,薄薄的一份报纸,承载了刚上初中的戴嘉辰一整天的快乐。“那个时候,我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一边泡脚,一边阅读‘东体’。”戴嘉辰回忆道。

转眼,18年过去了,戴嘉辰也从一个青葱少年步入了而立之年,但不管科技再发达、资讯再丰富,他依然保留着订报和读报的习惯。“现在看纸媒的人不太多了,大家更喜欢在网上看新闻,但对我来说,这两种感觉完全不一样。”对于戴嘉辰而言,报纸有一种让人沉心静气的魔力,比起冰冷的屏幕,报纸上带着油墨香味的文字,仿佛能向人讲述更多的故事。

大约是10年前,戴嘉辰还曾经参加过一次“东体”主办的“我的主场我做主——申花球迷虹口足球场半日游”活动,参观了球场的包厢与更衣室,还和几位记者、编辑进行了交流。当时,除了在活动现场拍照留念,戴嘉辰还专门写了一篇短文,为这次特殊的半日游记上一笔。

一晃10年过去,戴嘉辰因为时间缘故没有再能参加过报社举办的其他活动,但他始终关注着“东体”的动态,并一期不落地翻阅报纸。戴嘉辰最喜欢看的是专栏版面,他总是会被阿仁、秦天、姬宇阳等老记者清晰的思路、独到的视角和老练的文风所吸引,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写出像他们的评论一样的文章。

“我曾经给‘东体’写过几篇球迷来信,现在平时也会坚持写一些足球评论。虽然我不是学新闻专业的,但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项爱好。”戴嘉辰感慨道,虽说如今报纸不再是最及时的获取资讯的渠道,但通过纸媒看到的新闻,还是能带给他特殊的感觉,他将其归结为“一种情怀”。

“祝‘东体’生日快乐!”戴嘉辰为这份陪伴自己一路长大的报纸送上了美好的祝愿,“希望‘东体’能打造专业体育报刊的百年老店!”

生日快乐·东体“520”

虽然这是个网络铺天盖地的时代,但作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一份专业体育报,我还是经常会去报刊亭购买,因为它总能带给我一些新鲜、有趣、专业的资讯,每逢重大比赛决出冠军,我都会去收藏第二天出版的《东方体育日报》,比如申花问鼎、勇士夺冠等,还有我最关注的上海大鲨鱼。在此祝《东方体育日报》18岁生日快乐,未来的日子我们继续携手前行。

——读者

作为上海乃至全国最专业的体育报今天终于成年了!还记得18年前的今天,日复一日,每天早上出门必到书报亭花1块钱买一份“东体”,带回家和老爸一起看一起聊!尤其是当年申城德比、申花末代甲A冠军、老爵爷退休、贝克汉姆退役等,一直到去年申花拿足协杯冠军,第二天就怕起晚了买不到了!虽然我依然爱申花,我爸枪头已经转到八万人!但是“东体”依旧能让我心平气和地谈论着上海的蓝与红!18岁只是开始,以后一定会有20、30…一直到永久,“东体”,生日快乐。

——读者M r.翔

2002开始看《东方体育日报》,那时每周一一大早,拿着一份新鲜出炉的“东体”,是我们一周体育资讯交流的谈资,特别是申花,无论是赛事分析、专栏点评,还是赛场花絮、球迷文化,总能在“东体”看到我们最想看的各类资讯!如今,已很难找到书报亭去买报纸,“东体”也顺应时代有了新媒体!虽然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份“东体”是我和孩子静下心来共同阅读的渠道,因为就算时代再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对体育的热爱,坚持!相信这份热爱会不断传承下去,祝《东方体育日报》越办好!

——读者 施俊

我第一次知道“东体”这份报纸大概是在2010年晚春时期,我读小学五年级看到了班主任谢连军老师留着上海“东体”报纸,真没想到谢老师也是体育爱好者,场内如此对抗激烈的封面一下子迷住了我,记得封面上写着“国安申花狭路相逢”,其实在我八周岁也就是2008年看上了申花的比赛,那时候是朱骏收购了申花,一直看到了如今的申花变化,我也长大了,感谢申花在失败低谷中成长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的一生,还有很多很多体育评论员姬宇阳、葛爱平、娄一晨等等。希望东方体育日报做得越来越好,让我一直活到老,读到老,更期待“东体”成为国内一百年最资深、最好的体育报纸,我想把我这份报纸传递给下一代的人。

——读者 凯

十八年,从街头的书报亭到手中的智能手机,我们通过你看到了上海体育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也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的不甘与谢幕。在这个特别的2020年,因为疫情,我们守望相助,愿拨开云雾之日,让我们再次看到上海体育的全军出击,愿快乐依然可以很简单地在你身上读到。

——读者 万珂

依然还记得当初那句“东方体育日报,精彩天天看到”,十八年了,岁月在变,年龄在变,幸好精彩未曾改变。

——读者 郑俊毅

《东方体育日报》是中国大众化媒体中唯一的综合性体育类日报,作为申花球迷,“东体”可以说是很照顾申花球迷了,2017年、2019年两次足协杯夺冠的纪念报纸、纪念品都是“东体”出品,可见“东体”对于球迷可谓是家的港湾。希望《东方体育日报》越办越好!

——读者Andre

不仅是新闻更是我的寄托

你是一张报纸,你又不仅仅是一张报纸。

初初见你时,我年少无知。七岁的我只是跟着热爱体育的父亲一起,在每个申花/大鲨鱼的比赛日后花两个硬币买上一份,细细阅读一天。那时还未有移动支付、线上阅读,报摊很多,生活很慢。

如今我二十有三,即将大学毕业,你的陪伴始终在我身边。即使父亲早在我初一时便因病离我而去,可看球,读你却是他给予我一生的爱好与习惯。

在申花2015年虹口痛失足协杯冠军之后,你记录的是遗憾,我给在另一个世界的父亲写了一封信,告诉他申花如2008年联赛那般如此接近冠军奖杯。

2017年,申花足协杯涅 重生之时,你记录的是狂喜。我同成千上万的申花球迷一样,寻找各种途径只为买一份你。哦不,是两份,一份我自己珍藏,一份烧给父亲。想用你告诉他申花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再次绽放。

2019年,当申花在首回合0比1的情况下再次以不被看好的一方在主场3比0力克山东,从而三年内第二次获得足协杯冠军,你记录的,是希望。虽然这一年申花有着降级危险,但是一个足协杯冠军,依旧让申花球迷对未来满怀希望。我同2017年时一样,买上两份你,让另一个世界的父亲与我一起看着“东体”相随,申城花开。

或许未来我还希望能成为你的一分子,只是很多事情我无法控制,过好现在自己的生活,不负父亲的期许。

你是一份纯粹的体育报纸,我很热爱。但对于我而言,你又不仅仅是一份体育报纸,你给予的不仅是新闻,更是我的寄托。

感谢你的多年相伴,你陪伴我从幼年走到少年,从少年走入青年,这一辈子你都会在吧。即使我早早地失去父亲,可你在,我就感觉他也一直都在。

最后,还是要说,谢谢你,18岁生日快乐。

读者 汪迪峰

汪迪峰:《东方体育日报》——

承载着我对父亲的思念

从公众号看到《东方体育日报》18周岁生日的庆贺文章,无数的情绪和记忆瞬间涌上汪迪峰的脑海,他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自己与“东体”的故事。从某种程度来说,他的这篇短文,或许更像是对自己过去十多年的人生告白。

初见“东体”,汪迪峰才初入小学,刚开始读书习字,虽然还不能把每篇文章都看明白,但有热爱体育的父亲陪伴在旁,他倒也能将密密麻麻的文字弄懂个大概。

遗憾的是,几年后,汪迪峰的父亲不幸因病永远离开了他。从那以后,当时还在上初中的汪迪峰只能每天放学后,自己攥着两枚硬币去报摊碰运气,“以前出报的日子,我父亲总会买一份‘东体’,我放学回家之后就可以看。父亲去世之后,再没有人会为我买这样一份报纸了,我只能自己在放学后去报摊买,有时候已经卖光了,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拿到最后一份。”

对于汪迪峰而言,“东体”不仅是一份报纸那么简单,它还像是联结父亲和自己的一条纽带,报纸让他回想起过去,不管时间怎么流逝,读报的时候,父亲都仿佛从未离开。

后来读了大学,汪迪峰三天两头都往学校的图书馆钻,尽管路边的报摊越来越稀有,但在图书馆的阅览室,他总能找到新鲜出炉的“东体”,给予他忙碌生活中的一丝慰藉。“在图书馆看报纸的人很少,所以我每次都是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去拿报纸来读。但我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我觉得自己乐在其中,毕竟看报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汪迪峰笑道,“如果让我看专业课的书,我可能会昏昏欲睡,但看报纸我总是津津有味。”

对于汪迪峰而言,哪怕是同样的文章,在手机屏幕和在报纸上阅读,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有些文章,在手机上看,我会觉得非常不舒服。如果找不到当期的报纸,我会宁愿把链接发到电脑上再慢慢品味。”

和很多报纸读者一样,汪迪峰也喜欢将一些带给自己特殊感触的报纸收藏起来,这些年下来,他用心存放起来的“藏品”也有了厚厚一沓。有时兴起了,他会将这些已经开始略微发黄的报纸翻出来,再次细细阅读,记下自己的感想,“我印象最深的几份报纸,除了申花两次足协杯夺冠的冠军报,还有刘炜退役时的那张头版。”

如今,汪迪峰已经结束了本科的论文答辩,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悠然的学生时代到此为止,但“东体”对他的陪伴依然持续,像是一位沉默却不沉闷的老朋友,承载着一部分他对父亲的思念,然后继续见证他迎接每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本版稿件 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徐杨一凡 整理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