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精武辅导站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李一平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辅导站授旗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斌致辞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副秘书长方婷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庭政治协理员沈刚颁发辅导站站长聘书
杨氏太极拳亲族传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杨氏太极拳总教练傅清泉交流发言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迷踪拳、杨氏太极拳、风云扇……12月11日,《精武武术》进机关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辅导站”成立大会在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交流中心会议室举行,来自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精武徐汇辅导中心、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太极拳队以及各运动团队负责人齐聚一堂,以武会友。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颁发辅导站锦旗与站长聘书,标志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成为全市首个精武武术进机关的辅导站。
由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徐汇辅导中心展演的迷踪拳如猛虎下山,剁脚声刚猛有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太极拳队展演的杨氏太极拳整齐划一、舒展大方……本次活动共进行了九个项目的武术展演,精武友人与上海高院武术爱好者同场展技艺,各展所长,其乐融融。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庭政治协理员沈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会副主席周琦,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妇委会副主任刘娅丽,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秘书长刘黎平,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副秘书长方婷,杨氏太极拳亲族传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杨氏太极拳总教练傅清泉,国家级武术裁判、复旦大学教授花妙林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独特作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动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工作。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携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共同迈出了全市精武武术进机关的第一步:全市首个精武武术进机关辅导站在上海高院成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庭政治协理员沈刚成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精武辅导站站长。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成立于1910年,是我国近代体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有深远影响的民间体育团体。长期以来,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不遗余力地推广传承着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2014年,“精武武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也是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成立110周年。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会长颜建平表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通过与上海高院携手,让“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与高院公平正义的信仰相融,成为精武武术进机关所取得的新成绩。“希望大家认真践行‘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健康理念,通过习武健身,以更健康的体魄参与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让精武文化在上海高院生根开花。”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斌表示,辅导站的揭牌成立将更加有利于弘扬中华武术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推进文化法院、健康法院的建设,营造健康向上、体魄强健的上海法院干警队伍。“希望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继续加大对辅导站的培养,多输送师资力量,让更多法院干警积极参与精武武术运动,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推广延伸服务能级
让精武辅导站“生根开花”
在上海高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助力下,上海高院直属机关党委和工会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上海高院的干警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收获了成绩,更体会到了武术所带来的健康与快乐。除太极拳外,上海高院还积极通过工会、妇委会等平台开展棋牌、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这充分反映了上海高院在文化法院、健康法院建设的成效。近年来,上海高院坚持文化引领,健康保障,积极推行文化法院、健康法院建设,大力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注重运用文化的力量和健康的理念激发队伍干劲与活力。
此次与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携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将以精武辅导站为契机,进一步延伸服务能级,让精武武术能够惠及更多人。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副秘书长方婷表示,与普通的精武武术教练上门授课不同,精武辅导站则希望相关单位建立更深层次、更全面的精武武术推广与普及体系。在上海高院精武辅导站成立大会当天,沈刚这位新站长就已经接到多位同事的电话,他们都要求加入辅导站练习精武武术。“我觉得辅导站的未来可期,我会以身作则,带动大家更好地健身,帮助大家增进健康、身心愉悦。”
“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是上海高院人恪守公平正义的信仰,“爱国、修身、正义、助人”是传承110周年的精武精神,两者之间文化相融。
“文化和健康是交融的,健康的活动可以赋予文化的内涵。精武武术不仅能够让我们强身健体,同时也是一种交流的正能量文化。”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张斌表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将在办好上海高院精武辅导站的基础上逐步向中、基层法院推广,让精武武术文化在法律系统“生根开花”,让法院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上焕发出文化与健康的活力。
精武名师“引进来”
杨氏太极走进法院送健康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庭政治协理员沈刚是一名资深太极拳爱好者,自2005年来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后就一直在工作之余坚持练习太极拳。他曾多次参加上海精武体育总会举办的武术比赛,获得过许多奖项。2011年,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领导的支持下,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太极拳队正式成立,当时由沈刚担任技术指导。
从2011年至2014年,上海高院太极拳队先后进行多次88式太极拳和42太极剑的教学。2015年,高院聘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杨式太极拳傅清泉老师的弟子周克胜老师来院教学,先后进行了传统杨式太极拳和太极剑的培训。
“大家中午休息的时候打一套拳,就会觉得神清气爽,下午工作时就会特别有精神。”在沈刚带领下,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点半到1点半,上海高院的武术爱好者就会齐聚一堂练习太极拳。其中一天,周克胜老师就会前来指导。由于司法工作者平时伏案工作多,下肢运动较少,而杨氏太极拳又有一些踢脚、蹬腿动作,因此一套拳打下来就会带来不少下肢运动,还能让肢体得到协调性锻炼,有助于让经常从事脑力劳动的司法工作者放松心情、提神健脑。据沈刚介绍,杨氏太极拳的外在形态要求舒展、大方,而内在的身法、手法、脚法等却有很细微的要求,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全神贯注,“这样就会让我们静下心来,让大脑皮层舒展休息。中午练拳出身汗,下午参加工作就会舒服很多!”
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杨氏太极拳总教练傅清泉及弟子周克胜还专门针对上海高院干警平时伏案工作多,肩颈、腰椎易酸痛的情况,指导他们积极练习杨式太极十三功法。通过十几个动作的活动,完成颈部、腰部的拉伸,进一步纾解了干警们的疲劳。
九年来,上海高院太极拳队共计培训学员数百人次。不仅高院本部的广大干警积极参与,借调到高院的干警也积极参与,他们回到原单位后依然在坚持每天练习杨氏太极拳。目前除上海高院外,上海的两所中级法院和部分基层法院都在开展杨氏太极拳的训练和练习。
交流参赛“走出去”
市级武术比赛获得优等奖
在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派遣的专家和名师的辅导下,上海高院太极拳队的技艺越来越娴熟,并通过习武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效果。他们也开始主动“走出去”,与沪上武术爱好者交流、互动,并通过参与武术活动,展示上海法院人的风采。
上海高院太极拳队先后于2016年和2018年在上海法院第二届和第三届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分别进行太极拳和太极剑展演。60人方阵展演太极拳和太极剑,大家的动作依然能够整齐划一,他们精湛的技艺广受好评。
今年,上海高院首次组团参加了2020上海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和“精武杯”第十八届太极、传统武术比赛,他们获得了集体项目优等奖的好成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高院还有两位同志通过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的武术段位制晋考,分别达到了中国武术四段和一段的技术水平认定,成为了有武术段位的法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