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健身房 本报记者 陈嘉明 摄
在去年9月底发布的最新一版《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中,上海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从2012年时的1.67平方米增至2.38平方米。而根据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到2025年,本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6平方米左右。寸土寸金的上海,将如何在这方面继续挖掘潜力?这份《意见》为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指引。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到2025年
人均体育场地约2.6平方米各个区都有都市运动中心
新印发的《关于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总体目标、扩大设施供给、优化运营管理、加强保障措施等方面有了明确布局。
《意见》的总体目标是,围绕构建“处处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倡导“天天想健身”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培育“人人会健身”的高水平健康素养,实施全民健身工程,补齐市民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优化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到2025年,实现本市社区、园区、校区、商区、农村和城市公共空间等区域的健身设施数量持续增加,布局配置更加均衡合理,资源利用更加充分高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左右。
由这个总体目标引出的重点有四项。第一,持续推进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市民健身步道等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基本实现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街镇全覆盖,都市运动中心区级全覆盖。第二,完善职工体育健身设施,在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等场所建设一批示范性健身驿站;统筹利用文教体医养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力争实现全市公办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应开尽开;加强美丽乡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利用率不断提高。第三,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在外环绿带、郊野公园、休闲绿地、“一江一河”沿岸等空间和路桥附属、建筑屋顶、地下、边角地等区域建设一批嵌入式体育健身设施。第四,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体育健身设施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如何想方设法扩大设施供给
扩大设施供给,从字面上来看,这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不过在这份《意见》的条目中,大家看到的却是一套“组合拳”: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复合利用。
市体育局与各区政府将联手制定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空间资源和可复合利用设施资源,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市体育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将加强规划融合,其中包括结合体育设施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编制体育设施相关专项规划,支持体育设施资源向新城、大型居住社区、产业园区等倾斜,打造高品质体育服务设施集群。
在盘活存量与复合利用方面,《意见》倡导要结合上海特大型城市发展特点,明确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公益性建设用地、以租赁方式供地以及复合利用土地建设健身设施的政策;加强各类资源的功能整合,因地制宜综合建设体育健身设施;落实社区体育设施配套政策,增加青少年健身设施供给,更好满足全年龄、全人群需求。
如何优化运营管理
在如今上海的公共体育服务配套中,已经有不少社会化的专业运营公司及团队加入进来,而在未来,这一专业对口的做法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意见》提到,按照“改造功能、改革机制”的要求,推进公共体育场馆社会化、专业化运营。规范委托运营模式,制定公共体育场馆委托运营示范合同文本,通过公开资源交易平台选择运营主体,在保证公益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公共体育场馆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支持场馆以体为主、复合经营,推行体育设施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营一体化。
与此同时,体育服务智能化的工作也将进一步推进。《意见》提到,推进体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全民健身电子地图,逐步覆盖全市各类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经营性体育设施,为市民提供查询、预订等便利服务。全面推行“随申码”在场馆预约、身份认证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另外,各区也将积极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创造条件,鼓励采取委托等方式,由专业机构集中运营区域内学校体育设施,促进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充分挖掘体育场所内部潜力,通过空间共享、错时利用等,创新开放模式,拓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