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徐杨一凡
最近的上海很是热闹,多家国内俱乐部汇聚于此,为新赛季做着最后的准备。除了上海申花和上海海港两支本地球队,北京国安、山东泰山、青岛等中超队伍,以及中乙球队青岛青春岛等都不约而同地将备战地点安排在了上海。与此同时,中国男足也即将于本月中旬在上海展开为期两周左右的集训。
1
气温适宜提前适应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俱乐部无法像往年一样出国集训,多数球队选择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和气温偏热的海口、广州等城市进行冬训。进入3月,一些南方俱乐部回到了各自的基地备战新赛季,而一些北方俱乐部则将目标瞄准了气温回暖、湿度适宜的上海,举队来到这里完成赛季前的集训。
国内球队青睐上海的原因很多,新赛季的开赛时间和天气状况是最基本的原因。
按计划,今年的中超联赛将于4月20日在苏州和广州两大赛区开幕,较往年的正常开赛时间晚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给了各中超球队更充裕的备战时间,备战地点的选择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
近期的上海,最高气温多在15摄氏度左右,不会太冷,也不会太热,对于球员的训练相对适宜,本土球队无需像往年那样南下冬训。相较之下,北方多地的气温尚有些寒冷,比如北京,近期仍有最低温突破零摄氏度的情况,在这样的温度下训练难免会增加球员受伤的几率。
在地理位置上,上海非常靠近中超赛区之一的苏州,两地间只需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气温条件也相差无几,这让北京国安等或将在苏州赛区展开第一阶段争夺的球队能提前适应当地的天气。同样的理由也适用于国脚们,随着四十强赛基本落户苏州,在临近城市上海集训对于国足来说或是最佳选择。
除此之外,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上海的精细化防疫工作做得相当完善,对于任何突发情况都有完备的应急预案,并且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这也给了各支球队极大的安全感,放心地来到上海集训。毕竟在现阶段,保障人员健康是首要任务。
2
热身好约说踢就踢
除了良好的环境与社会因素,上海在足球方面的硬实力也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作为2023年亚洲杯的承办城市之一,上海已有虹口足球场、八万人体育场、金山体育场和浦东足球场四座可以举办国际级赛事的专业球场,而申花的康桥基地,以及去年才对外开放的厚湃尔体育公园和前滩体育公园等场所也拥有足够优质的草皮和配套设施,为国内球队的集训提供了高质量的硬件条件。
目前,青岛、青岛青春岛都已经在康桥基地展开集训,中甲球队武汉三镇也将康桥基地列为了本阶段集训的目的地。再加上东道主申花队和上海01全运队,共有五支球队扎堆于此,令原本空旷的康桥基地变得异常热闹。
本周,北京国安将在短暂的休整过后飞往上海开启联赛前的最后一期集训,他们的临时训练场位于前滩体育公园。和国安一样,山东鲁能也将在本月中上旬完成和河南嵩山龙门的热身赛后,来到上海备战。
随着多支中超球队聚首上海,各队间进行热身赛也就更容易了,毕竟比起常规训练和队内赛,相对激烈的热身赛能更好地提升球员们的状态。据了解,国安已经做好了和海港、泰山交手的计划,即将在上海集训的国足也将是他们的热身赛对手。
另一方面,上海周边也有很多职业球队,例如有望递补进中超的浙江绿城、上赛季中甲季军昆山队,以及南通支云、苏州东吴等队,都是中超球队邀约热身赛的好对手。
3
便于国脚参加集训
相较于昆明、海口等其他热门集训地点,俱乐部选择在上海训练还有一项优势,即最大程度为队内的国脚提供了便利,大大缩减了他们前往国家队报到所需的时间,让他们能以更好的精神与状态参与到集训当中。
去年,中国国足时隔八年再度将集训地点定于上海,在厚湃尔体育公园备战40强赛。当时做出这项决定,原因之一或许是现任足协主席陈戌源对于上海相当熟悉,但更多还是基于上海良好的足球氛围和足球环境,以及高水准的硬件设施。
据了解,除了目前仍在西班牙人征战西乙的武磊和尚有伤在身的张琳秡,其他现役国脚没有意外都将出席本期集训,包括蒋光太、李可等几名因故缺席了1月海口集训的归化球员。在教练组最终确认后,一份27人的大名单将在近期公布。
有了之前海口集训的体能基础,国足本期集训的重点将放在技战术演练与磨合之上。由于现阶段依旧无法邀约国际热身赛,国足将会与在上海训练的球队进行两到三场热身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