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是公益还是生意 一名原中超的水货外援 不和“碰哭精”做朋友 “差生”也会有春天 白问白答
第A03版:专栏 2021-03-22

不和“碰哭精”做朋友

葛爱平

葛爱平

葛爱平

小时候班里总有一两个同学,感情特别脆弱,一不如意就哭着找老师告状,到后来没人找碰哭精玩了。

范志毅吐槽节目在网上欢乐了一周,本来就想看看西洋镜,不想写什么,但新的吐槽大会开始前,却突然刹车了,引起了我的兴趣。昨天“吐槽大会组委会”一纸公告,说是“因剪辑时间不足无法按时和大家见面”。

剪辑时间不足,那是后期制作的问题,是严重的业务事故,这样的事故在大电视台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不是业务上的原因,那就是业务以外的问题了。看到这几天来各方对“吐槽”的吐槽,大致也明白了几分。

小范在吐槽大会上嘲讽了篮球,引来几方不悦,甚至某著名篮球国手也说:“什么时候足球运动员都可以去评价篮球了?”言下之意,对足球很是不屑。

要论成绩,足球是不能和篮球比,篮球再怎么样,也曾经是亚洲之王,即使这几年有所退步,怎么说也是在走向世界的路上。足球是什么?现在还苦命地在冲出亚洲的泥泞路上打滚呢!吐槽篮球,你也配?

要说有本事有能耐才能吐槽,就像下围棋,让子的非要吐槽下手,其目的也就是用嘲讽的言语扰乱下手的思路,然后趁虚获胜,下手还不敢还嘴。

但在社会上,却不是这个道理。如果评论的非要本事赛过被评论的,那么这个地球上也就没有评论员了。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的评委,一定要有把选手比下去的本事才能打分?足球场转播席上的评论员,非要有能够上去把失误的球传进球门的本事才能评论?餐厅的食客,如果烧不出大厨的水平,便闭嘴,就连咸淡也不能说?

显然,这样是不对的,是反生活的。既然生活中通行的“社交规则”都能被接受,为什么到了“吐槽大会”就不能了?

人的生活只有轻松和色彩斑澜,才有精神,才能生动不乏味。几句笑话,吐槽几句就受不了,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样的篮球,脆弱无比,这样的生活,呆板,乏味。

据说这一期轮到打篮球的周琦郭艾伦吐了,正想听听他们是怎么嘲笑足球的,再欢乐一场,周一上班不仅有精神,也有了工余聊天的话题。但是“吐槽大会”突然刹车,戛然而止,一下子没了期待,感觉好像突然抽空了什么。这里,我只想说一句,生活就是生活,不都是严谨的教科书,团结,紧张,严肃,别忘了还有活泼呢!

唉,遇到“碰哭精”,你还能做什么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