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still alive(我们还活着)。”昨天起床后,我的手机蹦出这么一条信息,发信人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一名老友(名字太长,这里隐去),上次和他相见,还是2012年7月。他是波兰人,和他的相识很偶然——九年前的欧洲杯,我们同在华沙的一个小酒吧里观看了波兰1比1战平希腊的揭幕战。这名当年的采访对象,在祖国球队战平西班牙,仍保有出线希望后,向我“炫耀”。
每次出国采访大赛,都会结实一些当地的朋友,东欧也在其中。根据联合国统计局的定义,东欧包括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俄罗斯和乌克兰,而从人文地理上看,东欧的范畴更大,还得加上塞尔维亚、黑山、北马其顿、波黑、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
本届欧洲杯,俄罗斯、乌克兰、北马其顿、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波兰和匈牙利携手出战,两轮小组赛后,除了北马其顿,其他球队都有望晋级淘汰赛,其中捷克和斯洛伐克还有望以小组第一身份出线。东欧足球,完全有和其他欧洲强队叫板的资本。
事实上,东欧足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足球的“上古时期”,刚刚逼平世界冠军法国的匈牙利就是一个令人无法回避的名字,苏联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才井喷。后来,东欧足球的佼佼者变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遗憾的是,东欧剧变使得这一地区的足球一度一蹶不振,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由捷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挽回一些颜面。
回首东欧足球的历史,足球在这些国家的意义远远高于一项运动,不仅为曾经动荡的社会增加了凝聚力,还成为底层人民为数不多的上升渠道之一。对于东欧的孩子们来说,足球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曾随捷克斯洛伐克夺得1976年欧洲杯冠军的内霍达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听说内德维德曾因练得过猛而咳血,但我并不感到惊讶,在布拉格,在俄斯特拉法,在布尔诺,视足球为生命的人还有很多。”没错,只要东欧的街头还有以内德维德和莱万多夫斯基等为偶像苦练球技的孩子,东欧足球就不会远离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