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小胖的终点东哥的起点
第A04版:聚焦 2021-12-01
绝代双骄

小胖的终点东哥的起点

吴钧雷

樊振东在颁奖仪式后留影

樊振东和王楚钦(左)接受教练秦志戬的指导

4比0横扫瑞典黑马莫雷加德后,樊振东在休斯敦世乒赛上为中国队斩获第四个冠军。

与奥运会相比,两年一度的世乒赛更清晰地展示了樊振东的成长轨迹。从2013年世乒赛初出茅庐,到2019年世乒赛的低谷,再到如今拿下职业生涯首个圣·勃莱德杯,樊振东用八年时间,站上中国男乒的领军之位。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吴钧雷

倒霉的签运 地狱般的赛程

仍记得,本届世乒赛的抽签结果刚刚揭晓时,国内球迷一片哀嚎:中国男乒,太惨了。

中国男乒派出的五名单打选手是:樊振东、梁靖崑、王楚钦、林高远、周启豪。没想到,抽签结果显示除了周启豪外,其他四人都落位上半区,只有一人能晋级决赛。而周启豪在下半区也遭遇各路外国好手阻击,想进决赛绝非易事。

拿下全运会男单、男团金牌的樊振东,被视为国乒的下一个领军人,自然被寄予厚望。但是在地狱赛程面前,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更何况,这是被刘国梁形容为“一人的婚礼,127人的葬礼”的世乒赛。

“没有冠军是保来的,也没有‘应该赢’的比赛,所有的胜利都需要我一场一场去拼,去发挥出全部的自己。”樊振东的夺冠之路,是最艰难的那一条,他接连淘汰了王楚钦、林高远和梁靖崑,取得中国内战三连胜,杀出一条血路来到决赛。

下半区的周启豪被德国老将波尔淘汰,但波尔也没能与樊振东会师决赛。瑞典人在本届世乒赛异军突起,不仅在男双项目夺冠,男单项目还杀出了莫雷加德这匹黑马。不过,对于樊振东而言,决赛之前的道路如此坎坷,以至于这个对手有些“不够打”。

“稳”是樊振东这次最大的特点,不骄不躁,一球一球和对手拼,一分一分拿,不论领先还是落后,他都淡定如水。莫雷加德虽然能取得短暂领先,但都被樊振东慢慢追平、反超,最后不得不承认:“樊振东是更强的那个人。”

这场胜利,让樊振东成为了世乒赛历史上第35位男单冠军。同时,这也是中国队历史上获得的第21个世乒赛男单冠军。在马龙、许昕都不在的一届世乒赛中,樊振东闯过有史以来最艰难的赛程,拿到了八年来梦寐以求的圣·勃莱德杯。以这个冠军为起点,樊振东在“中国男乒领军人”的位子上坐得更踏实了。

布达佩斯的低谷与休斯敦的巅峰

纵览过去五届世乒赛,能够清晰地看到樊振东的成长史。2013年,16岁的樊振东第一次出现在世乒赛的舞台。初出茅庐的他本有希望走得更远,只可惜在第三轮就碰到了上届冠军张继科。年轻的樊振东无力抗衡,无奈败北。

此后的两届世乒赛,一直见证着樊振东的蜕变。有马龙、许昕等大哥坐镇,樊振东在中国男乒始终扮演着“弟弟”的角色。“未来可期”是大家对他的期待,于是他没有压力,敢打敢拼,在世乒赛上每往前走一步,都是赚了。

从第三轮到决赛,樊振东花了四年时间。2017年,他20岁,在杜塞尔多夫世乒赛决赛中迎战大满贯选手马龙。实力虽然居下风,但樊振东把马龙逼至3比3,决胜局苦战至10比12才落败。比赛打到这个份上,胜负就是一瞬间事。

赛后,马龙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表示这是他经历过的最艰难的比赛,甚至超过了奥运会。他也说,未来是樊振东的。从那之后,人们都在等待樊振东兑现属于他的未来。

只是,这一等就是四年。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上,马龙继续展现着他的强大,实现世乒赛三连冠。当时的樊振东已是世界第一,却在世乒赛遭遇滑铁卢,以2比4输给梁靖崑,止步十六强。这样的表现,远远不及前两届世乒赛,也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

“世乒赛之前我在等,世乒赛之后我在熬。”对于樊振东而言,预期之外的失败所带来的痛苦只能靠时间消解。好在,经历过摔打也是年轻人走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从布达佩斯的低谷中走出之后,樊振东变得沉稳、踏实。接受《乒乓世界》采访时,樊振东说道:“我现在比以前更了解自己,我知道自己想要达成一个目标,不是靠特别强的冲击力和爆发力就能做到的,我属于‘聚沙成塔’类型,大家期待的未来我还没有达成,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两年后的休斯敦,属于樊振东的“塔”落成了。过硬的实力成为他一路闯关的资本,再艰难的赛程也无法阻挡他拿下冠军,世界第一终于圆梦世乒赛。曾经的樊振东一直想要征服高山,如今来到本命年的他,终于有一点“一览众山小”的感受了。

什么时候出来扛?就是现在!

不久前的奥运会上,樊振东的绰号还是“小胖”。当时,马龙、许昕和樊振东的组合还被称为“龙蟒胖”。仅仅过了四个月,樊振东就成为众人眼中的“东哥”了。角色的转变,就是一瞬间的事。

马龙一直是樊振东想要超越的高山。2017年的世乒赛决赛,他虽然将马龙逼至绝境,却还是和胜利擦肩而过。东京奥运会,刘国梁曾这么鼓励樊振东:“你现在不站出来扛起中国男乒这面旗,什么时候出来扛?”决赛中,樊振东再次向马龙发起挑战,过程与之前一样惊心动魄,结局也是。

马龙很强大,但马龙也会老去。对于樊振东而言,他希望自己能够战胜处于巅峰期的马龙,他希望用这样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时代来临了。一个月后的陕西全运会,樊振东全力出击,面对一众比自己年轻的选手毫不手软,斩获金牌。马龙虽然没参加单打赛事,但代表北京队参与团体赛,并在决赛中与樊振东所在的广东队碰面。

10比6,在马龙手握四个赛点的情况下,樊振东拒绝让曾经的剧情重演,连续挽救赛点后逆转取胜。这场逆袭,不仅为广东队夺得团体金牌奠定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中国男乒的领军人,也许是时候易主了。

从那之后,樊振东的形象慢慢地发生了变化,称呼他为“小胖”的声音越来越少,渐渐地被“东哥”代替。这样的变化甚至在比赛中也有体现,他的发挥越来越平稳,少了一份冲动,多了一份冷静。他不再是别人眼中期待的未来之星,他已经让曾经憧憬的未来变成了现实。

面对身份和心态的转变,樊振东表示:“身份的转变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很多东西做到了,慢慢就担起来了。我还要做好自己,承担更多。”

曾经的“小胖”消失了,而属于“东哥”的未来才刚刚开始。世乒赛冠军是樊振东过去八年里一直追逐的目标,但樊振东认为,这远远不是终点。“现在年轻队员成长很快,打法非常先进。我自己的成绩也没说有多好,下个周期我还是一个去拼、去冲击的角色。”

曾经的队友 如今的师徒

今天是12月1日,是中国乒乓名将王皓的生日。休斯敦世乒赛结束后,国乒众人聚在一起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有一张,王皓举起了樊振东的男单冠军奖杯。这也是2009年王皓自己斩获世乒赛男单冠军后,再一次举起圣·勃莱恩杯。

樊振东夺冠的时间与王皓的生日如此接近,让这座冠军奖杯有了“生日礼物”的意思。过去十年,樊振东从王皓的队友变成王皓的徒弟,樊振东的成长之路少不了王皓的栽培。

2009年之前,樊振东和王皓就认识了。那是樊振东进入八一队的第一年,恰逢全运会备战,他成为了王皓的陪练。“那时皓哥的球质量太高了,我的水平不行,完全防不住。”樊振东记得,当时王皓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有点胖,多练练体能吧!”

在王皓眼里,这个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很踏实,陪练时认真、投入,且很要球,把他的积极性也带起来了。于是,樊振东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一直都是王皓的陪练。两个人都在八一队打球,樊振东一直观察着王皓打球,边看边学习。

当樊振东入选国家队后,王皓就把他介绍给了自己的主管教练吴敬平。待吴敬平离开国家队后,王皓接替成为了樊振东的教练。2017年、2018年,樊振东的状态大涨,接连在各项比赛中夺冠。

不过,随着大球时代来临,樊振东面临着技术创新的困境,这也是2019年他突然跌入低谷的原因。自始至终,王皓陪伴在樊振东身边,花费了很多时间帮助他调整,一直到现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