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副总编辑体坛网总编辑 马德兴
自中国男足结束11月份的两场12强赛回到国内之后,围绕着男足换帅的事宜就不断被提及,而且事态在不断被扩大化,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了足球本身。如今的中国足球,早就不是“足球”了,已经沦为了一个“名利场”,足球则成为了最好的一个“幌子”。
这么多年来,中国足球的问题早就不是一个主教练的问题,如果换一个主教练可以改变中国足球,则中国足球早就进军世界杯、成为世界杯“常客”了。恰恰是因为中国足球所涉及到的利益太多,所以主教练就成为了各方可以发泄的最直接的“出气筒”,于是换帅也就成为了“家常便饭”,而且换帅也是最容易转移视线与矛盾的方式。当然,“换帅”是世界足坛最常见的事情,也是最正常的事情,只不过到了中国足坛,正常之中又就会有各种“不正常”。
这就好比先前的中国女足刚刚换帅。本来,女足奥运会上不正常的“惨败”应该是有更深刻、明确的说法,应该进一步深究。但是,换帅之后,很多事情也就可以不了了之了。所以,“大概率”下,这次如果男足换帅的话,情况也会如此。于是,一次次地换帅就是“换汤不换药”,先前的问题与矛盾因为“换帅”也就直接被彻底掩盖了。
而且,在目前的现实社会与环境之中,同样是主教练,外籍教练与本土教练有着天壤之别,相比而言,外界对外籍教练更为宽容、对本土教练则更为苛刻。所以,正是这种反复,让中国足球这些年来一直在外教与土帅之间来来回回摇摆不定。嫌老外“不听话”,就找中国本土教练;嫌中国本土教练水平不行,就找外籍教练。所以,这么些年来,中国足球就培养不出自己优秀的教练来。
如今则是遇上了一个新情况,就是遇到了一个有些“口无遮拦”的本土教练。中澳之战赛后发布会上的32分钟的讲话,让主教练李铁和外界自觉不自觉地对立起来,于是结果只能是“群起而攻之”,而且大有“不打倒誓不罢休”之势。所以,对主教练李铁来说,也许就只剩下了“走人”这一条路。至于接下来的继任者将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只能是让时间来给出答案。只不过,就目前中国足球的发展现实而言,换谁恐怕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改变,也就是换个“热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