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中国足球足管中心主任、足协专职副主席韦迪(左)与国奥队主帅布拉泽维奇
●2011年1月,国奥队在老布的率领下前往埃及进行拉练集训。在集训后期,埃及国内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酒店内,各种通讯设备一度全部中断;酒店外,枪炮声不断。
●经历过南斯拉夫内战的布拉泽维奇,用一位过来人的平和心态来感染和影响队员。
可爱而有趣的老头,关键时刻患难见真情
文/马德兴
2月8日,从克罗地亚传来噩耗,曾执教过上海申花队与中国国奥队的克罗地亚老帅布拉泽维奇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7岁。初闻此讯,记者有些不敢相信,但确认之后却是遗憾无限,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弥补。
无限遗憾,无法弥补
本来,在去年下半年跟随中国2003年龄段U19国青队以及2001年龄段U21国青队前往克罗地亚拉练期间,记者曾打算与布拉泽维奇联系,希望看看已经很长时间未能见面的这位老帅。当时,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尽管克罗地亚已经放开,但两支国青队出于防疫的需要,依然还是采用“泡泡式”的管理方式,禁止单人外出,以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队伍的影响。因记者需要每天跟随队伍前往训练场或比赛场地,与球队进行正面接触,所以,出于防疫的需要也就无法单独前往看望老人家。
步入2023年后,因为中国2001年龄段U22国奥队即将重新启程前往克罗地亚继续长期拉练生活,加上各方面都已经全面放开,所以,记者盘算着此番再度跟随队伍期间可以抽空前往与布拉泽维奇相见了,甚至曾一度畅想过见面之后该如何诉说,因为他当年所带过的那些国奥队员如今依然是中国足球倚重的力量。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老人家竟然先走一步。这不能不说是记者留下的一个终身遗憾!
首次相见,合作愉快
2010赛季,上海申花队聘请布拉泽维奇担任主教练,在普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帮年轻球员在这位老帅的率领下最终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也正因为此,刚刚经历了“反赌扫黑”的中国足球向他发出了邀请,布拉泽维奇受邀担任中国1993年龄段国奥队主教练,中国国字号队伍也终于迎来了史上最大牌的外教。
2010年12月初,在中国足协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也算是第一次正式与布拉泽维奇相识、相知。彼时,记者刚刚从瑞士苏黎世采访国际足联代表大会返回国内,其间,时任中国足球足管中心主任、足协专职副主席韦迪就已经向记者透露,中国国奥队将聘请布拉泽维奇挂帅。所以,对于布拉泽维奇出任中国1993年龄段国奥队主帅已经有准备,毕竟,从2009年开始,这个年龄段队伍的主教练已经先后更换了三任,随着奥运会预选赛的临近,这支队伍需要有一位“大场面”名帅压阵。
在新闻发布会之前,记者在现场遇到了曾在北京国安、深圳、陕西等多家俱乐部担任守门员教练的托米奇,在布拉泽维奇刚刚走进新闻发布厅时,托米奇就将布拉泽维奇拉到一边,并将记者介绍给了布拉泽维奇,说:“你是足球教练里面的‘老大’,这位是中国足球记者里的‘老大’,你们未来将会有很多合作!”就这样,记者与布拉泽维奇走到了一起,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们合作一直相当愉快,尽管最终的结果未能如愿。
咖啡加烟,打成一片
或许是他的年龄,也或许是他的经历,在布拉泽维奇执教国奥队期间,不管是跟队采访的记者抑或是中国足协的人士,包括球队中的工作人员或球员,都将他称为“老布”。这既是对他的一种认可,更是一种尊重。老布是位非常随和的“老头”,而且很善于和记者打成一片。
不过,记者对老布印象最深的还是“烟不离身”,烟瘾很大。记者跟队采访期间曾多次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带队训练间歇期间,老布会将队员交给助手拜塞克,自己走到场边询问记者是否带烟了,得到确认后,会躲到远处的僻静之处点上一根,猛抽几口之后再重新返回训练场继续带队训练。整个训练结束之后,队员们收拾、上大巴,准备返回酒店,老布又会悄悄地到旁边去抽上一口。不止于此,在下榻的酒店与记者聊足球、聊对手时,老布同样也是烟不离手。
很显然,老布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当然也或许是因为与记者有一种无言的绝对信任,所以在朋友之间也就无需讲究了。当然,由于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老布的英语不是很好,他的助手拜塞克成为了最好的翻译,我们时常坐在一起畅谈。特别是,由于当时中国足协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库与资料库,老布将亚洲国奥年龄段对手的信息搜集工作全部交给了记者,其间,记者时不时需要将对手的信息汇总给老布,因而日常交流也就更多。但每一次,除了咖啡之外,就是“冒烟”。
面对骚乱,送行全队
尽管平时“老布”很随和,但遇事却又是显得那么沉着。2011年1月份,中国国家队前往卡塔尔参加亚洲杯赛,而国奥队则在老布的率领下前往埃及进行拉练集训。记者在采访完亚洲杯赛后,随即从卡塔尔赶赴埃及。但在集训后期,埃及发生了“阿拉伯之春”的变故,其国内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酒店内,各种通讯设备一度全部中断,不仅互联网被掐断,连手机也已经完全没有了信号;酒店外,枪炮声不断,甚至时不时传来发生武装冲突的消息。而年轻的国奥队员们都担心自己是否还能正常回国,当然,球队正常的训练也已经被迫停止。
不过,经历过南斯拉夫内战的布拉泽维奇显然面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并不陌生,其间,他一直尝试着用一位过来人的平和心态来感染和影响队员,每次集中就餐时,老布总会告诉队员们说:我们不再安排训练了,大家可以充分休息了,可以集体去泡泡澡、游游泳,不要受外面的影响,安心休息,然后高高兴兴回家。同时,也告诉队员们不要走出酒店,也不要过多考虑外面的局势,毕竟在酒店里是比较安全的,更何况酒店距离市中心还有那么远的距离。
但真正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时国奥队教练组中除了老布之外,还有助教拜塞克、米洛、守门员教练安东尼奥等人,此外,老布的儿子也从克罗地亚赶到了埃及开罗。按照计划,老布和他的几名助教可以提前离开埃及,而国奥队的中方工作人员以及教练加上球员则是晚一天才会离开,而且因为很多航空公司都已经因为埃及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关闭了航路,所以,国奥队队员们以及中方工作团队能否按计划离开埃及也依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这种情况下,老布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让几名克罗地亚助手以及儿子都按计划提前一天从开罗转道奥地利的维也纳返回萨格勒布,单独把自己留了下来。等第二天,当中国国奥队大部队人马踏上离开开罗、飞往迪拜的飞机正常起飞之后,再选择离开埃及。在国奥队大部队开始登上飞往迪拜的飞机之后,记者曾和当时的球队管理者尝试着给老布发去了短信,并收到了老布的回信。而在抵达迪拜转机,再一次联系老布时,老布回信说:自己总算是踏实了,他将在第二天返回克罗地亚。
尽管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而且老布并没有过多解释,但是,他用他的行动告诉了国奥队以及全体球员:什么才是团结一致、团队协作。所谓的“患难见真情”,大概莫过于此。而在这之后,尽管中国国字号队伍有过像里皮、希丁克这样的更大牌世界级名帅,但却再也见不到像老布这样的“亲和”老帅了。
“老布”走了,但作为亲历者,记者永远记住了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