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沪上中学赛艇队的队员们也能在上艇的舞台上亮相了!今年,上艇发起了“赛艇新势力”计划,邀请上海中学、上海市世外中学、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万科双语学校五所中学的赛艇队,去到现场参与青少年表演组500米城市冲刺赛的角逐。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上海中学
发下“英雄帖”组“校队” 一个多月合练100小时
今年8月中旬,上艇官宣了今年的办赛日期,而在消息公布前的7月底,作为受邀参加上艇青少年表演赛的对象,上海中学已经行动了起来。他们启动备战的第一步非常与众不同——向在校学生发出“英雄帖”,有赛艇基础者皆可报名,能力出众的学生将组成队伍,代表学校参赛。
对这支组建未满两个月的赛艇“校队”,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做了一番说明。“我们一直支持学生们要多‘玩’,鼓励他们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在学习方面也要抓牢。所以,在得知上艇有邀请上海中学参赛的意向后,我们就直接在学生中发起了招募。以我对他们的了解,其中肯定有业余时间喜欢赛艇的,凑齐人数、把队伍组起来应该没有大问题。”
实际情况正如冯志刚校长的预判,很快就有不少学校国际部的学生前来毛遂自荐,从五六年级开始,每个年级都有人报名,人数达到60多位。后来,校方在补充得知报名还有15岁以上、18岁以下的年龄要求后,才缩小了选拔的范围。
此番,上海中学将派出两条艇参加上艇青少年表演赛,分别是男子四人艇和混合四人艇。算上正式选手和替补队员,总共是十余名学生参赛。
虽说队伍组建时正值暑假,但在学生们的热情参与和校方的保驾护航下,他们的进度条很快就开始推进。请来了专业的教练,也联系好了东方绿舟内的水上训练基地,这支队伍在8月中旬启动了合练。“因为基本都是具备一定赛艇基础的学生,所以聚到一起后上手的速度还不错,大家也都很愿意顶着较高的气温投入到训练中来。从8月中旬算起,队伍已经练了超过100个小时。”上海中学体育教研组长陆辉介绍道。
兄弟姐妹欢聚赛场 学校特色项目或“+1”
这次将在表演赛中同划混合四人艇的薛雅文和吕昭丞,他们是上海中学这支队伍中此前赛艇经验相对较多的两人。早就被上艇“圈粉”的他俩觉得,从看着俱乐部的前辈们参赛,到自己代表所就读的学校出战,这其中的不同还是非常明显的。
“没想到突然有一天,我喜欢的赛艇运动和我的学校结合到了一起。能代表学校参赛让我感到很期待,能够和学校里的同学们一起练习赛艇,也让我觉得很高兴、很新鲜。”薛雅文的赛艇基础启蒙于沪上的一家俱乐部,前两年,由于俱乐部一直是上艇的参赛队伍,所以她已有过去苏州河畔观赛的经验。
作为队内积极分子的吕昭丞则表示,尽管自己没有去过上艇的现场,但通过看比赛直播,他已经隔着屏幕被震撼过了。“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在电视直播中,八人艇上舵手的口号声会被两岸观众的加油鼓劲声给盖过。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现场的氛围真是太热烈了。”
用这几位队员的话来说,赛艇是一项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很强的运动。有时候是同学之间的感染,但更多时候,还是家庭成员间的影响力更大。
上海中学体育教研组长陆辉帮记者数了一数,发觉校园里的赛艇兄弟姐妹档竟已有五对。吕昭丞的妹妹吕昭彤就读于上海中学国际部八年级,此次也想报名参赛,但因年纪太小而未能如愿。队员丁志钦的哥哥丁志选已从上海中学毕业,也是一名赛艇爱好者。另外,薛雅文的弟弟薛亚奇就读于世外中学,他俩没法当同校队友,这次却是要在上艇体验当对手了。
通过这次参与上艇的机会,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看到了校园里的赛艇能量。他透露说,尽管目前的这支队伍还不能算是上海中学真正意义上的赛艇校队,但在有了此次体验机会和有了上艇平台后,他觉得在校园内正式组建常态化赛艇队的前景已变得更有可能了。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
“热身备战”两年后 终于从观众变选手
终于盼到这一天,来自沪上中学赛艇队的队员们也能在上艇的舞台上亮相了!对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赛艇校队来说,他们盼这次机会已经盼了近两年。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赛艇校队主教练姜大欢告诉记者,这支队伍成立于2018年9月,最初由该校高中部的朱鑫熺同学发起。经过这五年,队伍从最早的十多位队员发展到现在拥有高中、初中、小学各年龄段梯队,包括毕业生在内的校队队员总数已超百人。而与上艇格外有缘的是,从赛事2021年首届举办时开始,上海平和学校队就摩拳擦掌,期待有朝一日能以上艇参赛队的身份出现在苏州河上。
如今,实现心愿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从上艇第一届举办时就在做准备了,虽然那时还没有适合我们队伍的组别,大家只能在现场或者屏幕前当观众。不过,在队伍里我们常会讲,等上艇发展得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后,一定会有我们可以参与的地方,会拿这件事来激励队员们。这不,今年机会终于来了。”姜大欢教练分享道。
在喜欢上赛艇运动、成为校队队员前,刘家鸣就已经跟上艇有了初相识。那回,他的爸爸妈妈听说了在苏州河上举办的这项大赛,抱着既能瞧新鲜也能赏“一江一河”美景的想法,他们一家人都去到现场观赛。“那时候我的个子还有点矮,隔着安全围栏看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就记得周围观众挺多的,现场氛围挺热烈的。这次能去参赛,一定要好好感受。”
赛艇训练分为陆上和水上两部分。平时,上海平和学校赛艇校队的队员们既会在校内开展陆上训练,每周还会固定有一次去到距离学校车程约20分钟的申迪文化中心,在那里进行水上训练。而如果有队员感到练得不过瘾的话,也会有利用业余时间到其他赛艇俱乐部里加课的情况。
就读于该校11年级的尹彭,他赛艇启蒙得虽晚,却在兴趣推动下比旁人练得更勤,仅仅练了一年多,此次就能以校队成员身份参加上艇。“除了陆上训练,我通常是每周跟着队伍练一次水上,再利用周末时间自己去水上加练一次。我的长处就是练得勤吧,然后在艇上的时候会比较稳。”一向支持儿子培养赛艇爱好的尹彭父母,他们已经提前联络好了亲友,打算要到现场为尹彭和他的队友们加油助威。
教练和队员皆参赛 不同组别彼此助威
队员们参赛,教练也参赛,在本届上艇的赛道上,平和校队师徒档将迎来“同场竞技”的有趣一幕。
“姜教练一直是队伍的主教练,但我们一直没看过他现场比赛,这次终于盼到机会啦。”除了关注自身的比赛,上海平和学校赛艇校队的队员们都特别想看到自家教练显露身手。当然,学生和教练,他们所参加的是上艇不同组别的比赛。前者参加的是面向青少年选手的表演赛,比的是500米城市冲刺赛,而姜大欢教练则是俱乐部组的选手,要比500米和4.2公里两个距离长度。
这将是姜大欢以俱乐部组选手身份参加的第二届上艇。“我是一名从省队退役下来的赛艇运动员,去年也参加了上艇。这次因为我的队员们也会参赛,所以等到比赛现场时可能会更忙一点。为了让我好好参赛,这次现场带队的工作主要得辛苦学校的老师。”上艇俱乐部组的每支参赛队,都拥有限定名额可留给符合退役年限的原专业队运动员,姜大欢就是新艇俱乐部队的选手。
尽管此番无法全程陪在队员们左右,但姜大欢教练对弟子们还是比较放心,也很有信心。据了解,考虑到部分高年级校队成员有学业方面的安排,所以这次该校派出的是部分高中部学生加部分初中部学生的阵容。“虽然不能说是队伍目前的顶配,但我们也做了内部选拔,对他们的水上和陆上能力进行了考评,最后选出来的也都是比较拔尖的队员。相信他们能在上艇赛出风格,赛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