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宇阳
新赛季外援政策公布了,在第一个转会窗,中超球队最多可注册六名外援,每场可最多报名五名外援,上场最多五名外援。国内球员转会将不限额。赛季最多可注册七名外援。
简而言之,除了门将,场上首发可以一半是外援,外援和本土球员数量达到1比1。联赛名次和成绩,将更加和外援数量与质量挂钩。
同时,也允许俱乐部异地转让了 。
先说一个基本事实,就是以往中国足球职业化历史中,大多数进行了异地转让的球队,或早或晚,最终也难逃解散命运。
比如上海国际,比如广州城,比如上海申鑫,等等。
允许异地转让,确实能为困境中的俱乐部迎来一线生机,至少遇到生存危机时候,多了一条活路。
但对于球迷,却是另外一种感受。
当年南昌衡源搬迁到上海成为申鑫队之后的好几年里,网络后台显示,每年依然还在网上关注这支球队的相当一部分网友,坐标都是在江西。
新规只能说明,现在中超俱乐部为了生存,已经是不得不妥协了。
而我们并不确定,这些政策真的能让中超俱乐部变得财源广进吗?
先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