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科学政策+培养共识  中国的亚马尔还远吗?
第A07版:中超 2025-03-31

科学政策+培养共识 中国的亚马尔还远吗?

林龙

随着多支国字号青年队表现的持续进步,中国球迷的目光聚焦在了后备力量的成长上面,尤以2028年奥运会适龄球员为甚。中超联赛重启后,多名U22甚至U20小将的精彩发挥堪称本轮最大惊喜。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林龙

【联赛现象】

培养年轻才俊已成为共识

U20亚洲杯上,作为国青前场进攻三叉戟之一的王钰栋,其速度和犀利突破能力给所有人都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国足主帅伊万也颇为心动。在世预赛主场对澳大利亚的比赛中,王钰栋不仅成为唯一入选23人大名单的国青队员,更在比赛下半时获得半小时出场机会并奉献了毫不逊色于国足老大哥们的表现,尤其是那次穿裆过人体现出的强烈自信心。

王钰栋入选国足是U20队伍中呼声最高的一个。这样的年轻人,应该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但必须要在联赛中得到充分锻炼才有可能达到他本应达到的高度。所幸,浙江队一直在给他机会。他在本轮联赛获得其中超生涯的第一粒进球,无论对他个人还是对中国足球而言都是历史性的时刻。

2023赛季,年少成名的王钰栋在中超以及亚冠迎来首秀机会。不仅创下浙江俱乐部最年轻登场纪录,也赢得了赛季金童奖。2024赛季,王钰栋在亚冠迎来职业生涯第一次首发。而本赛季的第二轮,王钰栋终于完成了中超的第一次首发,而如今个人中超首个进球也接踵而至。这个进球回报了俱乐部的信任,也进一步增强了他的自信。只要能继续走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王钰栋将会如期,甚至更早地达到属于他个人的高度。

王钰栋在U20的队友朱鹏宇也在本轮比赛迎来个人中超首球。虽然没有像其他U20主力队员一样入选国足或者入选U22国家队,但亚洲杯上的朱鹏宇也给球迷带来很多快乐,尤其是对吉尔吉斯斯坦比赛替补出场后的两粒精彩入球。相比王钰栋,朱鹏宇在中超新军大连英博中得到了更大支持。从亚洲杯归队后的中超第1轮和第2轮比赛,朱鹏宇都得到了出场机会。经过前两场的历练,本场比赛第一次首发的朱鹏宇毫不怯场,不仅为球队取得第一粒进球,而且整个进攻过程也来自于他的策动。

本轮还有一个横空出世的球员大放异彩,这就是在海港客场3比3逼平青岛西海岸比赛中贡献一球两助的李新翔。虽然他没有入选U20国青队,但2005年出生的他同样是奥运会适龄球员。而且2023年代表上海征战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时就曾一战成名,以六个进球和队友蒯纪闻并列队内第一射手。

除了U20球员,很多刚刚随U22国家队赢得“盐城国际足球邀请赛”冠军的2003-2004年龄段球员也在本轮贡献精彩表演。主力后卫刘浩帆和汪士钦在浙江4比0赢武汉的比赛中都首发并打满全场,为球队零封对手做出卓越贡献。而青岛西海岸的徐彬则用一次手术刀般的精准助攻完成个人中超生涯的“首助”。有球迷将他的这次传球形容为了“德布劳内式”,虽略夸张,但也证明了他的优秀。正如在刚结束的盐城四国赛,徐彬是安东尼奥非常倚重的中场节拍器。

【原因解析】

B名单+B队踢中乙很关键

新赛季的中超有一个新制度:B名单制。即,除了用常规的A名单在中超报名之外,俱乐部还可以为最多8名U21队员设立一个B名单。B名单的球员,可以征战乙级联赛,也可随俱乐部需求而征战中超联赛。相比之前赛季U21球员只能在中超和乙级联赛中选择一个来报名,这个新制度有了极大进步。而本轮联赛多名U21球员的集体爆发,正受益于此。

像海港队的李新翔,按以往的制度他是不太可能出现在中超赛场的。因为,各俱乐部不仅要保证中超联赛名次,同时也必须要兼顾U21后备力量的成长,所以会让很多优秀的年轻球员以征战乙级联赛为主。固然乙级联赛也是职业联赛,但中超的锻炼价值和乙级联赛还是不可同日而语。这有助于年轻人更快成长。像李新翔在本轮的优异表现,相信他在乙级联赛同样能够完成,但给个人带来的自信心提升却有天壤之别。

U20国青队在此次亚洲杯的优异表现,固然有球员个人能力原因,但职业联赛的经验给他们带来的自信心同样功不可没。像征战U21联赛的刘诚宇就多次入选申花的一线队阵容,并在亚冠客场比赛中得到出场机会。山东队的依木兰、史松宸、陈泽仕、齐千程等多名球员也都在乙级联赛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而长春亚泰的贺一然、浙江队的王钰栋等人更是已经踢了两个赛季的中超。所以,他们在亚洲杯上能够表现出久违的自信心。

在刚结束的“盐城国际足球邀请赛”中,多名参加过两年前U20亚洲杯的队员都认为,如今这支U20国青队大部分人的能力都比当年他们那支球队要强很多。“更重要的是,他们踢的职业联赛也远超过我们……”

在U20队伍中,蒯纪闻的个人能力为各种翘楚。在国少队带过他的杨晨认为,蒯纪闻的人球结合天赋是“罕见”的,而他的启蒙教练王悦更认为“他未来的成就有可能超过郑智”,但前提条件是,“他必须要能踢足够多的职业比赛,而且必须是现在。他们这个年纪,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比赛。”

踢低级别联赛也能锻炼,但和中超价值还无法相比。按照以往政策,海港俱乐部是有可能在乙级联赛为他和李新翔报名的。但受益于B名单新政,李新翔和蒯纪闻都进入到了B队名单,而本轮李新翔的爆发也就如期而至。而后备人才的提前接班,每个俱乐部对此也都乐见其成。所以,当大批U21队员进入B名单后,山东队征战乙级联赛的有很多都是U19球员。

【政策对比】

U23政策和长期集训之殇

为了更好地培养足球后备人才,足协从2017赛季开始执行“U23政策”。这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总体而言却并不理想。所以,2023年,足协予以取消。

足协初衷是好的,但以硬性规定来要求俱乐部对U23球员的使用,这并不是职业联赛应有的正常规律。欧洲五大联赛的俱乐部,对年轻人的使用以能力为导向,在合理的规则之下由各俱乐部自主决定。像德甲的U23球员就以踢低级别联赛为主,如果特别优秀,可以被俱乐部上调至一线队征战德甲,但当赛季就不能再回到低级别联赛,而如果不能进入一线队,到了23岁之后就得出售或者租借。西甲也类似,像皇马卡斯蒂亚俱乐部的球员主要征战第三级别联赛,但如果被上调至皇马一线队,当赛季也不能再为卡斯蒂亚效力。

可当年足协的U23政策却是硬性规定,比如说球队必须要有几名U23球员在场上,对外援的使用也以U23球员的数量为参考,这对各俱乐部的正常运作带来了困惑。硬要执行政策就意味着成绩受影响。所以,很多俱乐部开始虚以逶迤,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说,用U23球员在比赛最后时刻上场,滥竽充数。或者把U23球员派上场踢几分钟就立刻换下来,多数被政策照顾才获得登场机会的球员最终也泯然众人。各种乱象也在当年引发了对U23政策的各种吐槽,并最终导致该政策在2023年画上句号。

足球人才的培养,终究来自于久久为功,而不是一时兴起。从2020赛季开始,预算下降的各俱乐部也都自觉开始增加对年轻球员的使用,这出自自发的行为反倒有更好的效果。当然,这也来自于中国青训培养的效果也慢慢显现,各俱乐部的梯队有更多人才涌现,俱乐部也不至于“无米之炊”。

当然,也有张玉宁、韦世豪等球员受益于U23政策而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最终成为国家队主力。但更多球员的职业生涯却受到负面影响,像徐新这一批1994年龄段球员,U23新政刚实行一年他们就超龄了,很多人变得无球可踢而不得不提前退役,像徐新这样能坚持到进国家队的算是凤毛麟角。

此外,当时还有年轻球员被要求集中参与军事化管理训练,整建制的国字号球队踢低级别联赛,或参加长期海外拉练集训等措施。这对于年轻人的培养尽管不能毫无作用,但长期的集体生活,在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培养中缺少了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最终队伍的实力不仅没有因长期集训得到提升,个别原来能在联赛中出场的球员因此失去了主力位置,而且还出现了一些“纪律问题”,可以说走了不少弯路。

【总结教训】

打通球员留洋的上升通道

如果U20国青队在此次亚洲杯能打进四强并跻身世青赛,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更高的舞台和更光明的未来。足协主席宋凯甚至已做好了去欧洲各国“推销”整支球队的准备。虽然稍差运气而未能如愿,但如今足协以及中超各俱乐部都在努力弥补这一“损失”。或许,还有塞翁失马之福。

如果U20球员能在这么年轻就获得留洋机会,这当然是好事,可并不绝对。如果在国外俱乐部打不上主力,还不如在中超联赛获得一个稳定的出场率。对于这些刚刚20岁的年轻人而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最需要的都是职业联赛中的稳定出场时间。从这一角度而言,足协在年初所制定的“B名单”规则可谓是未雨绸缪。这一规则兼顾的是所有U21小将,但来自U20国青队的主力队员如今受益最丰,他们表现出的锐气和鲜活的生命力势必会给申花、山东、北京、成都等俱乐部以示范效应,相信刘诚宇、蒯纪闻、陈泽仕、依木兰、毛伟杰等人也都会在中超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一来可弥补无法踢世青赛的遗憾,二来让他们的职业数据更为丰富,从而为以后的留洋奠定更牢固基础。

乌兹别克斯坦的胡桑诺夫以4000万欧元转会曼城而在欧洲足坛引起轰动。一是个人能力确实优秀,二是他的职业规划也更合理。有更多的出场时间,带来更漂亮的数据,也就更能打动各国球探而获得留洋机会。

受益足协新政的并不仅仅是U20球员。即将开赛的U17亚少赛,来自梅州客家的魏翔鑫入选了大名单。而2008年出生的他已经在中超亮相并有技惊四座的表现。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在中超赛场后,这其中未尝就不会涌现出“中国的亚马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