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是一个有些“疯狂”的马拉松周末。据不完全统计,在4月19日和4月20日这两天,全国各地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包括全马赛事和半马赛事)达到50余场,选手规模总计超过53万人次。实际上从每年3月开始,国内马拉松赛事就渐渐进入旺季,在你未唱罢我已登场的高密度赛程“诱惑”下,总是既有跑嗨了的选手,也有把自己练伤了的人。跑伤了,怎么办?在如今的上海,这一问题有了新版本的答案。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既防未然,也可疗伤
“有点跑伤后去医院普通门诊看,医生建议我换个运动方式。我理解他的出发点,但我喜欢路跑,真没有更好的办法吗?”路跑爱好者于永华的困扰,在跑者群体中并非孤例。他的真实需求是对症下药,在找回健康状态的同时最好能继续路跑爱好,而非一上来就被建议改变运动习惯。现在,这样的跑者需求在申城已有了更对口的问诊之处。
去年9月,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开设了全市首个马拉松康复门诊,在每周二晚上开诊一次的情况下,目前它已服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900名患者。“运动伤害有轻重之分,很多因为训练不够科学或者急于求成而弄出来的伤病,它们都是可控制、能挽回的。跑伤了就要跟马拉松永远说再见?这太一刀切了,我们就是要尽可能帮大家找到两全之法。”该马拉松康复门诊的牵头人王磊医生介绍道。
与普通门诊或其他的运动康复门诊相比,这一专为马拉松跑者而生的门诊,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更强的项目针对性和更广的跨学科联动。
在这处马拉松康复门诊百来平方米的诊区内,配备了足底压力感受器、步态分析仪、低频治疗仪、中频治疗仪、冲击波、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等设备。在由骨科、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的支持下,目前,王磊牵头的这个马拉松康复专科门诊已能提供从诊断到治疗的一体化方案。另外,该门诊还挨着中医康复夜门诊,患者也可以通过中医针灸、推拿等传统医学手段进行康复。
“马拉松运动已经作为一项大众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其实并非人人都适合跑步,譬如低足弓、扁平足的人,就很容易在跑步时发生运动损伤,膝关节也容易发生疼痛。”王磊表示,每一个来马拉松运动康复门诊的人,都可以测试一下自己是否适合马拉松这项运动,“通过足底压力感受器,可以知道跑友的两腿肌肉情况、发力点是否均衡等,也可以测量是否存在低足弓,是否需要借用特殊鞋垫来支撑足底,同时通过步态分析设备,评估跑友是否适合参加马拉松比赛”。
别当拖延党,赛后也要多关注
通过近七个月的观察,王磊医生发现每次大赛前都会出现看诊高峰,而明显的低谷则往往出现在大赛之后。作为一位跑龄九年的路跑爱好者,王磊理解大家工作和学习繁忙、多多少少难免有拖延的心态,但还是想给出提醒:想要跑得长久,检测和及时的治疗配套最好都要跟上。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讲,你在赛道上有了一些目标和对成绩的追求后,受伤的几率容易更大。马拉松毕竟是挑战个人极限的运动,赛前需要做准备和制定计划,比如留出半年到一年的准备期,在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后,这样就能减少受伤的风险。”科学备战,量力而行,这是作为医生兼跑者的王磊给出的建议。
马拉松运动属于高负荷、长距离的竞技运动,需要肌肉的反复收缩提供动力,强调周期性跑步动作做功和较强的耐力性表现,易造成运动损伤。“跑量上去后,难免都会遇到点伤。我也跑伤过,但因为有医生这重身份,自己拥有专业背景外加也方便跨科室请教,所以恢复得挺顺利。后来,身边碰到同样有跑伤情况的人,一方面我会给他们支招,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也会托熟人来请教。但在这个‘朋友圈’之外,肯定还有遇上同样困扰的跑友,他们想要恢复也许会走弯路。”王磊医生分享道。
目前,该院开设马拉松康复门诊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跑友在参赛前能得到科学的指导,降低在运动中的伤害;另一方面是如果在比赛中出现意外伤害,也可以得到骨科、康复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医生的救治,避免患者多跑医院。以该马拉松康复门诊接诊较多的髂胫束综合征为例,医生们通过超声引导下筋膜刀进行肌肉松解,辅以手法推拿,再进行中药离子导入,现阶段的临床有效率已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