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前锋的故事 数据重塑足坛签约逻辑 扭曲的足球心 大运会  开心会 “食品中毒”疑案
第A02版:专栏 2025-08-01

数据重塑足坛签约逻辑

刘耿

刘耿

在2025年夏季转会窗口,欧洲足坛正迎来一场悄然变革:超60%的豪门交易涉及AI评估,总转会费已超10亿欧元,比2024年上涨15%。

利物浦以1.16亿英镑(含奖金)从拜耳勒沃库森签下德国天才中场维尔茨,不仅是本窗口最大一笔交易,也标志着AI和数据分析已成为引进球员主导力量——而传统上,转会依赖球探直觉和球星光环。

维尔茨的“xG贡献”(预期进球)模型,正是利物浦决策的核心依据。过去,评估一名前锋,看的是进球数;衡量一名中场,看的是助攻数。这种方式简单直观,却充满了“幸存者偏差”。一名球员可能整个赛季只有五次射门,打进四球,效率惊人,但这能否持续?反之,另一名前锋50次射门仅进五球,看似效率低下,但他的跑位、创造机会能力是否被低估?

数据分析,尤其是AI驱动的模型,正是为了回答这些“深层问题”。比如。xGChain(预期进球链)与xGBuildup(预期组织贡献)这类数据,旨在衡量那些不直接参与射门或助攻的球员,在整个进攻组织中的价值。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名后腰球员通过一次精准的向前传球,撕开了对手的第一道防线,虽然最终的助攻和进球与他无关,但他的这次“启动”行为,其价值可以被模型精确捕捉。这让过去许多“无名英雄”的贡献得以量化。

足球签约的逻辑正从“明星依赖”全面转向“系统兼容”——签约不再是球星的简单堆砌,而是为特定战术体系寻找最合适的“零件”。

同样道理,克洛普的利物浦、瓜迪奥拉的曼城,其引援逻辑首先考虑的是球员是否符合高位压迫、区域防守、传控渗透等复杂的战术要求。球员的技术特点、跑动数据、决策风格能否无缝融入系统,优先级甚至高于其个人名气。这解释了为何有些在小球队数据亮眼的球星,转会豪门后水土不服——他们是优秀的球员,但不是“对的”球员。

从“明星依赖”到“系统兼容”,体现了足球的可持续建队理念,数据不再是辅助,而是核心竞争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