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芋汐
王琛
沈琼
9月25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海市代表团成立大会在上海棋院举行。市政府副市长、团长解冬向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代表团常务副团长徐彬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海市代表团团旗。市政府副秘书长、第一副团长周亚明主持会议。
徐彬局长通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有关情况。市体育局副局长、代表团副团长、秘书长罗文桦宣读《关于成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海市代表团的通知》。上海跳水运动员陈芋汐、上海围棋运动员王琛、上海男子排球队主教练沈琼分别作交流发言。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足球、体操旗开得胜
提前赛取得“开门红”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竞技体育项目共设34个大项、419个小项;群众比赛项目包含比赛类19个大项、145个小项和展演类4个大项、21个小项。本届全运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最新成就和“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创新之举,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打造世界级湾区的重要举措。
本届全运会,上海市代表团切实增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使命感,铆足干劲,抢抓开局,各项目资格赛及提前决赛进展总体顺利。截至9月24日,竞技体育项目方面,除田径、赛艇、击剑外,上海有931名运动员参加了33个大项、293个小项资格赛,260个小项、798名运动员获得决赛资格,人数出线率85.71%(上届79.65%)。男足U20、男足U18、女足成年、男排成年、男排U18、女排U18、男篮U18等15支队伍,以小组排名第一名进入决赛;游泳男子50米、100米、200米蛙泳覃海洋,游泳女子50米、100米蛙泳唐钱婷,跳水女子10米跳台陈芋汐,男子110米栏陈圆将,男子佩剑颜颖慧,攀岩男子速度赵一程、艺术体操集体全能等,均获得全国比赛第一名。
“今年是我第二次代表上海参加全运会,从新兵到老将,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是为国争光,为城市添彩的初心。”陈芋汐在交流发言中表示,一路走来,有汗水也有泪水,有伤痛也有失败,她克服身体发育的影响,直面伤病的折磨,正视饭圈的困扰,以把简单做到极致的训练作风,千锤百炼,在内外压力中淬炼“大心脏”,在把握过程中精雕细琢。“现在更体会到,每次突破都是淬炼自我的火焰。今天我们再次以上海之名出征,将用行动诠释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
开幕式前,将产生77枚金牌。在已经结束的11个小项决赛中,上海获得女子足球18岁以下组、女子足球16岁以下组、体操男子青年组团体三枚金牌,老现代五项男子个人、老现代五项女子个人两枚银牌,女子手球一枚铜牌。群众比赛项目方面,比赛类项目共获得三枚金牌、七枚银牌、五枚铜牌。
区高校协会俱乐部共参与
多元组队众人拾柴火焰高
本届全运会,上海代表团在组队模式上突破传统,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办训体系。除体育系统直属队伍外,虹口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校等15家单位联办花剑、滑板等23个项目,涵盖区级政府、高校、企业及社会俱乐部。
这一创新源于上海市体育局2020年发布的《联办优秀运动队管理办法》及2022年推出的项目申报指南。通过市校联办、市企合办、协会共办等模式,圣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办滑板、华东理工大学联办乒乓球等案例涌现,进一步激活市场资源配置效能。上海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办机制将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释放“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潜力。
项项有进步 人人有提高
围绕目标科学备赛创佳绩
代表团成立大会吹响了上海体育健儿决战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号角。紧紧围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战略目标,代表团转变工作理念,注重体系构建,狠抓全运会备战过程管理。锚定奋斗目标,科学项目布局;调整管理机制,构建发展格局;把握训练规律,推进训练改革;注重资源整合,狠抓参赛谋划;落实全民全运,助力强国建设。在目标方面,上海市代表团提出了“项项有进步,人人有提高”的口号,希望运动员取得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在全运会赛场为上海争光,为人生添彩。
会议指出,代表团要坚定必胜信心,营造备战氛围;抓好赛前训练,掌控备战过程;构建高效体系,融合协同保障;弘扬体育精神,展示上海形象,锚定目标、坚定信心,以“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姿态,切实做好下阶段参赛组织指挥和服务保障工作,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坚决做好最后阶段的训练备战工作,全力夺取参赛胜利,力争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海市代表团团部相关负责人,市体育局有关职能处室及直属单位,各区体育局、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等负责人,运动员、教练员代表等共160余人与会。